1月21日下午,汉江河畔一座普通茶楼内暖意融融,四位基层群众受市长方玮峰之邀来此共话群众增收大计。
“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想听听你们对群众增收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同时把安康突破发展的一些打算和你们交流交流,请大家边喝茶边聊天。”落座之后,方市长亲切而诚恳的开场白使现场氛围顿时热闹了起来。
受邀的汉滨区建民镇联合村支部书记张斌、汉滨区双堤社区书记史洪蕃、汉滨区果园小学校长汪成建和石泉县池河镇良田村大学生村官魏姗,纷纷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平日所见所闻畅所欲言。
两个小时时间,四位群众分别向市长提出了关于土地流转、城乡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城市管理体制、农村实用技术、招商引资环境、社区基层建设和大学生村官如何开展工作等十余个问题。
对每一位群众的发言,方市长都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微笑或了解征询,并一一耐心地探讨答复。
张斌提出,联合村大部分农民子弟不愿意种庄稼以及招商困难等问题。方市长说:"你说到了群众收入怎么来的大问题。"方玮峰指出,一方面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规模、效益、特色农业,使一部分从事农业的农民能够富裕起来。另一方面我们核心问题还是产业不强,没有给我们创造能够满足群众需要的财富基础,所以从根本上讲,就要把我们的经济发展上去,进一步创造条件,加快新型工业、城市经济和三产服务业发展。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财富积累,就没有共享财富的基础。解决招商问题,最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土地流转要坚持积极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史洪蕃认为,城市就业难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复转军人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群众收入和社会治安问题。方玮峰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提高农民收入最关键的还是要把城乡群众就业问题解决好,要通过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使更多的群众和新增劳动力转向效益高的产业就业,通过优化就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
教育是方市长尤为关心的问题。在听取了汪成建关于果园小学建设进度的介绍后,方玮峰说,人口素质是群众增收的根本性问题,文化水平与收入高低紧密相连。目前,我市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全市高中教育入学率还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工作还要把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好,下决心用3到5年时间赶上全省高中教育水平,加快提高人口素质和就业能力。
方玮峰最后强调,增加农民收入根本在于增加社会财富,只有把经济发展上去,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多收入来源,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收入问题;要调整优化就业结构,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集中精力发展规模特色效益农业,与市场对接提高效益,使从事农业的这部分人获得较高收入。加快发展二三产业,让更多的群众转向效益更高的新型工业和特色服务业上,转移到城市就业,通过改善产业结构增加收入;要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就业解决基本生活收入和来源,创业才能真正实现财富倍增,要扶持有条件的城乡居民进行创业,通过创业使大家获得更多收入;要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教育是提高收入的基础性工作,要下决心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搞上去,让更多的安康儿女走进大学的校门,通过教育走出大山在更大的范围分享全国改革发展成果;要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加快健全保障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让他们的生活不断改善。
面对面的真诚交流和轻松活跃的气氛,让在座的同志倍感亲切、倍受鼓舞。魏姗说,市长很亲切,很平等,很贴心。张斌认为,和市长的一席谈,使很多困扰自己工作的问题一下子找到了答案,对做好下一步的工作信心更足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