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2402期/调查研究/内容详情

推动汉江航运 畅通黄金水道 ——关于“汉江复航、白河先行”的调研报告

作者:万 冲发布时间:2024-05-29 17:11 来源: 【字体:

  为加快推进安康汉江航运全面复航工作,围绕“汉江航运、白河先行”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白河航运基本情况
  白河县汉江航道上至冷水镇荆竹沟,下至城关镇下卡子,全段39公里,为IV级航道。白河境内航运鼎盛时期为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后因安康火石岩水电站、旬阳蜀河电站闸坝蓄水,航道水位下降,碍航滩险增多,运输特别是长途货运受阻,到2000年,白河完全中断了白河—安康、白河—丹江—武汉的长途货运线路,之后以县境内沙石货运和短途客运、对江渡运为主。2020年境内白河(夹河)电站、湖北郧西孤山电站相继蓄水,目前辖区汉江全段均为库区航道,满足500吨级船舶通航条件,汉江黄金水道的潜力优势逐渐发挥。白河现有各类经营性船舶49艘。其中:采砂船18艘、运输船23艘、渡船7艘、客船1艘。从业人员116人。辖区内现有水运企业2家。
  船闸建设情况。白河通航建筑采用单线单级船闸方案,船闸规模为500吨级,船闸布置在Ⅱ区泄水闸左侧,由上游引航道、船闸主体段及下游引航道等组成。船闸最大工作水头20.18m,闸室有效尺度为120×12.0×3.0m(长×宽×门槛水深),年单向最大通过能力约235万吨。码头建设情况。陕西省航运局组织实施汉江高等级航道建设,白河境内建设白河下卡子中心港一处,沿江布设冷水、麻凫、牛角码头、沙滩码头4处。航运恢复情况。2023年8月4日,白河县联合长江委汉江水文局共同实地考察白河至丹江航线,使用中源水文058号测量船进行试航,此次试航历时两天,航程203公里,顺利完成白河至丹江口航线试航工作。
  二、“汉江复航、白河先行”方案可行性分析
  (一)航道可行性分析。安康—武汉汉江航运里程为1140km左右,可以分为三个航段,第一个航段为安康境内,汉江可通航里程为340km。境内建有6座航电枢纽,分别是石泉枢纽(未建通航设施)、喜河枢纽(未建通航设施)、安康枢纽(已建100t级升船机1座)、旬阳枢纽(规划建设500t级升船机)、蜀河枢纽(未建通航设施)、白河枢纽(已建500t级船闸1座),其中石泉至安康段规划为五级航道,可通行300吨级船舶,安康至白河段规划为四级航道,可通行500吨级船舶,但受制于旬阳电站、蜀河电站尚未修建通航设施,目前仅蜀河电站下游可实现500吨级船舶正常通航至十堰丹江口枢纽。
  第二航段为十堰至襄阳,该航段总长300km左右,境内有4座航电枢纽(水电站),分别是孤山枢纽(已建500t级船闸)、丹江口枢纽(已建300t级升船机1座)、王甫洲枢纽(已建300t级船闸1座,规划建设1000t级二线船闸)、新集枢纽(已建1000t级船闸1座),目前该航段受制于丹江口大坝通航条件,仅具备300吨级船舶通航能力。
  第三航段为襄阳至武汉,该航段总长500km左右,目前,襄阳-武汉段汉江全线实施千吨级航道建设,建有4座航电枢纽(水电站),分别是崔家营枢纽、雅口枢纽、碾盘山枢纽、兴隆枢纽,以上航电枢纽均已建设1000t级船闸。
  以上可知,襄阳至武汉段已经具备千吨级船舶通航能力,十堰至襄阳段具备300吨级船舶通航能力,安康至十堰段,仅蜀河电站下游可实现500吨级船舶通航,但考虑到旬阳蜀河电站下游没有合适的码头设施,因此目前最为可行的方案是,从安康白河下卡子中心港首先实现恢复300吨级船舶通航。后期,在旬阳电站、蜀河电站过船设施建成后,可以将位于汉滨区关庙镇的安康中心港打造为安康航运枢纽和公铁水联运枢纽,实现安康中心城区以下至武汉300吨级船舶全面通航。
  (二)航运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从水运吞吐能力来看,水运具有典型的“木桶效应”,最短板决定了水运的吞吐能力。白河至武汉航运的瓶颈短板在于十堰丹江口大坝通行能力,按照一年可通行天数300天(考虑升船机维修和恶劣天气等因素),一天通行300吨级船舶10艘、载重1500吨货物(300吨级船舶自重约150吨)来计算,丹江口大坝年通行能力约为船舶3000艘、吞吐量45万吨,其中还包含返程的船舶和货物,因此合理估算,从白河发运至武汉的船舶年最大载货量约为20万吨左右。
  从水运需求来看,由于水运时间较长(考虑到沿途8座航电枢纽影响,白河至武汉水运往返约一个月时间),仅有对时效性较不敏感的大宗商品货物适合采取水运运输,其中安康和白河境内代表性的产品有石材及矿石相关产品。根据针对重点企业的调研测算,仅白河境内通过公路运输至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的石材产品货运量就达到20万吨以上,完全能够满足白河的水运发运需求,因此无需再考虑从市外地区运输煤炭等商品以补充运力的方案。成本核算方面,白河-武汉-上海的石材公路运输成本约为300元/吨,而汉江-长江水运成本约为100元/吨,按照年20万吨的货运量测算,将节约石材运输成本4000万元/年;另一方面,考虑到可以将鄂豫等地的粮食等大宗物资通过汉江运至白河,这将有望节约粮食运输成本1000万元/年,合计实现降本增利5000万元/年。
  从水运供给配套设施来看,要有效恢复白河汉江航运,重点在于建设完善白河中心港的码头基础设施和形成一定规模的船舶运输队伍。船舶运输队伍可以通过市场化采购、租赁等方式解决,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则需政府牵头建设。根据估算,建设满足年吞吐量50万吨的白河中心港口设施的基本费用约3000万元左右,这些资金可以通过争取发改、交通等中省资金项目以及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解决。
  因此综合来看,恢复白河至武汉的汉江航运不需要投入过高的建设费用,但可为石材、粮食等本地企业每年节约四五千万元的运输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航运综合效益分析。推动汉江航运复航,既有利于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也有望凭此向国家申报建设陕西省第一个水运口岸,有利于将白河打造为安康乃至陕西向东开放的桥头堡。同时,汉江航运全面复航后,将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汉江航运通道的联动集结优势,与西安、重庆、襄阳、武汉等市共同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打造秦巴区域重要的交通商贸物流枢纽。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结合安康及白河汉江航运现状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从短期来看,建议到2023年底前,我市成功举办“安康(白河港)-武汉-海外”外贸集装箱航运首航仪式,顺利实现安康外贸商品经汉江航运出口海外的历史性突破。要实现这一目标,接下来的3个月是工作的关键期和冲刺期。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建议由市级领导牵头,市商务局、交通局、白河县政府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加快推进汉江复航工作。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由白河县政府牵头,推动白河中心港口码头道路及装卸设施加快改善,达到具备集装箱装卸运输基础条件。三是做好试航工作。建议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加快推进安康白河至湖北襄阳的300吨级散集两用型船舶试航工作,确保水运航道畅通和载货船舶符合航运要求。四是联系内外贸货主企业和航运企业。建议由市商务局牵头,加快对接我市内外贸集装箱货主企业和航运物流企业,确保货源充足稳定和运输环节通畅。
  第二,从中期来看,建议到2024年底前,进一步加强白河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将白河港打造成陕西省第一座标准化、现代化内河航运港口。建议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白河县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和航运工作的支持力度;建议市交投集团、市物流口岸投资公司、安康上港物流公司等,从市场化角度积极支持白河港口建设和航运发展;建议市商务局、市招商局等部门,积极引进湖北省港集团、西安港、陕西物流集团等企业,参与投资白河港和汉江航运建设。白河县已经向交通部争取到的下卡子港口建设项目,请市交通局加强指导,及时申请验收并申报改扩建项目。
  第三,从长期来看,建议到2028年底前,实现旬阳电站和蜀河电站过船设施建设完成,推动安康水电站100吨级升船机改造提升,加快建设以安康中心港为依托的安康东“公铁水”综合物流枢纽园区,加强“安康-旬阳-白河”汉江航道治理,完善沿线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加大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动实现“安康中心港-武汉-上海-海外”航运全面通航,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有力支撑安康建成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作者系市商务局副局长)


我要评价

对本文的评分:

建议信息

  • *建议内容: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