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汉阴县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

    作者:余龙全 时间:2009-12-30 16:55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日前,从统计部门传出好消息——汉阴县今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23.1亿元,超“十一五”目标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指标大幅超过“十一五”目标,标志着该县已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目标。
           汉阴县今年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0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7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0元,分别是“十一五”目标的1.83倍、2.07倍、1.12倍、1.3倍和1.42倍。
           工业突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汉阴县三管齐下抓工业,以实现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和资产“双置换”为目标,兼并重组盘活存量,一批经营不善或停产的国企通过改制梅开二度;“你发财,我发展”,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精心包装优质项目,多形式招商引资扩张总量;倾力打造西部瓦都,月河工业园区成为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首批重点县域工业园区,是安康市“一体两翼”规划和新材料基地建设核心区。规模以上企业由“十五”末的22家增加到今年的33家;预计今年工业生产总值完成18.7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5.55亿元。
           多措并举,夯实增收基础。该县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作为牵动经济增长的牛鼻子,推动投资快速增长,四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是“十五”投资总和的2.53倍。从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打造第一车间,加强产业扶持、强化以奖代补三方面狠下功夫,打造生猪、粮油、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发展蔬菜、烤烟、魔芋、茶叶等特色产业。预计今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3.7亿元。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做大做强,狠抓输出前职业培训教育,多途径实现有组织输出,使近几年劳务输出稳定在7.5万人,每年劳务收入3亿元以上。大力扶持,鼓励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努力增加干部、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
           加快城市建设,繁荣城乡经济。该县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打造陕南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按照“四高”要求,经营城市,每年融资1亿多元,开发城南新区,改造老城背街小巷,强力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提高经济承载能力,打造山水园林县城、油菜花节、三沈文化“三张名片”,优化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县城规划总面积增加到7.5平方公里,县城总人口增加到5万人,城镇化率由17%增加到25.5%,城乡经济不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十五”末的3.3亿元增加到今年的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2366万元增长到今年的6000万元。加大重点集镇和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力度,通过其示范引导,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着力化解民生难题,构建和谐汉阴。该县四年来从人民愿望最迫切的愿望入手,基本解决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就业难”、“住房难”、“养老难”等六大难题。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帽子工程”来抓,深入开展省级“平安县”创建和巩固活动,扎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正气,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zyk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