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坪县把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作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重要途径来抓,积极为选调生健康成长打造“绿色通道”,确保选调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
“三项措施”强素质。一是“结对帮带”引路子。为每一位选调生建立“定培养人员、定培养目标、定培养措施”的“三定”培养方案,明确了选调生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是负责选调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并根据选调生的工作岗位,明确1名班子成员和1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一般干部为帮带具体责任人,帮助选调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方法,尽快适应角色。二是“挂职锻炼”压担子。有意识地将选调生安排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农村一线和重点项目建设、林改、双创、信访等“急、难、险、重”岗位工作,让他们在工作实际中,不断总结、掌握、积累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工作实践水平。三是“轮岗交流”换位子。针对每位选调生的不同特点和专业,安排选调生在乡镇、村、县直部门等多个岗位上进行锻炼,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增强选调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下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选调生既有基层工作经验,又有机关工作方法。
“三项制度”严管理。一是落实培养责任制。全面实施《镇坪县选调生工作管理办法》和《镇坪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意见》,明确选调生所在乡镇党委和部门主要领导是培养选调生第一责任人,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夯实责任,严格考评,做到培养管理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坚持交流座谈制。有目的的组织选调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座谈会,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惠农政策,提升理论素养和政治水平;开展谈心交流,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总结工作不足,促其扬长避短,加速成长;不定期开展文化娱乐等活动,充分发挥选调生的特长。三是实行跟踪管理制。实行选调生向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每季度向组织部汇报制度,组织部门针对选调生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谈心,协调处理,解除后顾之忧。建立选调生专门档案,结合干部年度考察工作,对选调生进行专项考察,形成考察材料,存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使用的依据。
“三个坚持”重使用。一是坚持四个优先。在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的前提下,积极体现“四个优先”原则,做到在机关补充工作人员时,优先选派选调生;在公开招录时,优先推荐选调生;在干部调整时,优选考虑选调生;在班子职位空缺时,优先任用选调生。二是坚持政策规定。县委把选调生作为县上党政后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凡在基层工作满2年的选调生,经组织考察合格的,均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三是坚持不拘一格。在选拔干部过程中,既注重标准,又不搞论资排辈,对一些表现特别优秀的选调生, 利用班子换届和干部调整的机会,大胆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
据了解,自2003年来省委组织部选配到该县的16名选调生,已有10人提拔任用,3人交流到市级机关工作,3人纳入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