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汉水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较早的地区之一。安康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缘水而居、繁衍生息。夏商周时期,市境为蛮夷之地,部落、方国林立。夏属梁州,商、周之际,是巴、蜀及庸的封地。春秋时期被秦、楚、巴三国分割,战国时期为秦、楚争夺之地。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划汉水上游一带为汉中郡,所辖的西城县大致相当于安康市现在的范围。汉袭秦制,仍属汉中郡,下设5个县:安阳县(今石泉、汉阴县)、长利县(今平利、镇坪县)、旬阳县(今旬阳市)、钖县(今白河县)、西城县(今汉滨区、岚皋县、紫阳县)。东汉时期,汉中郡治所迁移至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增置西城郡,辖地为今石泉、宁陕、汉阴、紫阳、汉滨、岚皋、旬阳及商洛小部分。
三国时期,魏文帝取“曹魏兴盛”之意,改西城郡为魏兴郡,治所西城县。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境长期处于各政权的临界区域,建置更迭频繁,郡县朝设夕改,政区变化无常。西晋太康元年(280),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在今石泉、汉阴设安康县,“安康”由此得名。南北朝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州、郡、县改易升降错杂。
隋唐五代时期,隋设西城郡,属梁州,辖区与今安康市政区大致相同。唐代设金州汉阴郡,属山南东道,治所西城。五代十国时,为前、后蜀统辖。宋初,金州先属京西南路,宋末属利州东路。淳化五年(994)置京西路安康郡(金州),金州领西城、安康(今汉阴)、平利、洵阳(今旬阳)、石泉五县。元代,金州降为散州,属陕西省兴元路(治汉中)管辖,领地与今安康市相当。
明代前期,设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洪水淹没州城,筑新城于城南赵台山下,改金州为兴安州。万历二十四年(1596)兴安州升为直隶州。清初仍设兴安州,乾隆四十七年(1782)升州为兴安府。清末,兴安府辖安康、洵阳、石泉、白河、平利、紫阳6县和汉阴、砖坪、宁陕3厅。
辛亥革命后,废府设汉中道,在清代6县的基础上,增设宁陕、砖坪(岚皋)、汉阴、镇坪4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废道,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陕西省第五行政区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成立后,设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属陕南行署领导。1949年12月,改为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1月,改为安康分区专员公署,隶属陕西省。1954年4月撤销安康市,改为城关区,回归安康县。1955年6月,改称安康专员公署。1958年10月、1958年12月、1961年9—10月、1962年12月几经建置撤并变化。1969年,安康专区改为安康地区。1988年9月14日,安康县更名为安康市。2000年6月23日,撤销安康地区和县级安康市,设立地级安康市,原县级安康市改为汉滨区。2001年1月1日,安康市人民政府举行挂牌仪式。2021年1月20日,撤销旬阳县、设立县级旬阳市,以原旬阳县的行政区域为旬阳市的行政区域。2022年,安康市辖汉滨区、旬阳市、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白河县,有13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673个行政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