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依托“关键法宝” 助力小镇发展

作者:党中英 时间:2023-05-29 10:00 来源:石泉县 【字体:

  自2017年开始,石泉县池河镇依托汉代国宝“鎏金铜蚕”和蚕桑产业发展基础,开始推动金蚕小镇建设。通过五年多时间的努力,金蚕小镇在产业融合、文化宣传、特色旅游、研学观光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十四五”期间,如何继续推进金蚕小镇高质量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添瓦,是值得深入思考的。2023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听取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强调了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新时期建设金蚕小镇,推进产镇融合提供了科学的前进方向。
  严守规划蓝图。在建设金蚕小镇之初,池河镇便委托第三方机构围绕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领域高水平编制了《中国·金蚕小镇总体设计》,确定了4.95平方公里的总规划面积和四大功能板块(鎏金铜蚕文化溯源区、沧海桑田农旅体验区、化茧成蝶蚕桑科技区及荷塘月色康养度假区)。同步,还对五爱、明星等重点村编制了村庄发展规划。这一系列的规划是建立在镇域实际发展情况上,为小镇建设指明科学的发展方向。在规划的指引下,先后建设了精品民宿、桑栖旅游环线、金蚕大道、孵化中心、金蚕展览馆等重点项目,为拉大镇域骨架奠定了基础。
  深挖特色资源。特色小镇首先要突出“特”,全面挖掘地方特色,进行总结提炼并充分展现。金蚕小镇的“特”主要体现在文化和产业上,而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融合并促进发展的。鎏金铜蚕的出土,佐证了池河镇悠久的蚕桑种养殖历史,这是一种历史文化,更是产业发展的有力说明。文化上,新建金蚕文化展览馆、研究院、文创产品展销店,创作《鎏金铜蚕》《蚕织天下》两首主题歌曲,编制文化研究专刊;产业上,大力发展蚕桑种养殖,建设密植桑园6000余亩,涉及品种2000余个,达到“西北蚕桑第一大镇”标准。
  聚力产业融合。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小镇兴,产业振兴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石。如何实现产业振兴,重点在产业融合上。一是积极打造景区。按照小镇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产业发展情况,相继建成明星沧海桑田、五爱荷塘月色、谭家湾鎏金铜蚕出土地三大旅游景点,辐射带动镇域周边产业发展。目前,已实现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二是拓展产业链条。紧扣蚕桑产业基础,推出蚕桑宴、果桑采摘体验、桑海民宿、蚕桑制品加工、蚕桑文化研学等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三是强化品牌打造。充分发挥国宝鎏金铜蚕底蕴,常态化开展鎏金铜蚕国际研讨会、明星篝火夜市、五爱果蔬采摘等,培育形成了一系列文化旅游品牌,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千年鎏金铜蚕文化沉淀,领略金蚕小镇魅力。
  严守规划、深挖特色、聚力产业是池河镇在新时期建设金蚕小镇的“关键法宝”,是一条推动城镇化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新路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