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德润安康”品牌,夯实“三重融合”育德,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常态,推动旬阳教育迈出新步伐。
家庭学校社会融合育德。推进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岗位教师的培训培养,完善中小学班主任考核、培训、激励机制;加强心理健康骨干团队和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组建,配齐建强思政师资力量。推进落实“三家”工作。规范组建家长委员会,高标准建好家长学校,高质量开展家教活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不断增进家校感情,培育出2所立德树人示范校和5所立德树人基地校。推进家校社服务网点建设。在全市56个社区、253个行政村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或家长学校251个(所),社区实现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占比77%;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学校135所,城区学校实现全覆盖,乡村学校覆盖率占比85%;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个,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1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1个。
思政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育德。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用好用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针对不同学段开展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学习,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全面贯彻国家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结合课程实施从不同侧面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深入挖掘其他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实到各类课程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新常态将各类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融合育德。丰富活动内容。利用清明、“六一”“七一”、国庆、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利用春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展演活动、讲座活动;利用“3·15”“4·15”“12·4”等法治宣传日为契机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劳动实践。开齐上好劳动教育课程,设立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课后服务课程,推进学校劳动规范化,家庭劳动日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开展志愿服务。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研学旅行,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