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针对第二批参学单位类型多、党员数量多、行业分布广、职业构成多样的特点,在搞好党员大面积学习的同时,注重抓好“三类”特殊群体党员的学习,力求学习实践活动全覆盖。
对文盲、困难党员实行结对帮扶学。对下岗、病残、生活贫困党员及文化程度低的党员,由支部落实专人结对帮扶,采取入户走访,上门送党课、送资料“双送”辅导学习,把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与学习结合起来,以组织的温暖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全县34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2名贫困党员,250多名乡镇领导干部分别联系2-3名贫困党员,既帮助抓好党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又帮助搭台子、指路子、出点子,传授增收致富经验,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让他们享受党组织的温暖,提高自我发展、引领发展能力。该县铜钱关乡通过编写“顺口溜”、“三字经”,并下发到每位党员手中,帮助引导学习,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
对“两新”组织党员实行绩效考核学。为了激发“两新”组织党员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性,该县“两新”组织党工委出台了具体考核方案,将每位党员学习实践活动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管理之中,由“两新”组织党支部作出具体安排,强化考核管理,使学习实践活动务求实效。陕西汞锑科技旬阳分公司党总支以例会的形式组织党员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集体学习,对每缺席一次,扣当天工资的50%,并要求党员及管理人员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不断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对流动党员实行“五个一”联系学。按照“向流动党员邮寄一套学习资料、《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一张《旬阳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白卡》、一套流动党员科学发展观知识测试题、一张征求建议意见表”的“五个一”要求,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专人负责,由原支部落实一名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的支委成员或党员担任联络员,实行“一线牵”联系,利用邮政通信、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电脑网络等资源,采取邮资料、发信息、打电话、视频聊天等形式,与其沟通联系、交流思想,引导自觉参加务工地所在党组织的学习。仙河乡党委扎实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动员外出务工党员做好组织关系转移工作或主动与原党组织联系。目前,全县累计寄出资料1930余份,发短信1800多条,建立结对助学1568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