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再振工业雄风

    作者:赵仁东 王洪宝 时间:2009-10-10 14:12 来源:石泉县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金秋季节,走进石泉县城关、池河两大工业园区,有的企业正在加快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有的企业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加工商品;有的企业正投建原料基地和开办分厂,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有的企业正商洽产品合作开发营销事项……处处显呈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场景。据了解,该县当前已发展工业企业总数达1950个,实现生产总值9亿多元,重点培育的能源、建材、矿产、茧丝、医药等五大产业集群,将拉动工业产值实现年平均递增20%以上。
    回望该县工业经济发展史,这个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以栲胶厂、水泥厂、缫丝厂、肉联厂、油漆化工厂“五朵金花”为主导,率先在全市突破亿元工业经济大关的工业大县,一度极其红火的国有集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半数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另一部分生产企业资不抵债,破产倒闭……到现在,工业经济走过了一个“由兴盛到衰退再到兴盛”的过程,也是该县立变图存求发展,改革创新求飞越,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积极科学应对金融危机,坚持克难攻坚抓企改,盘活存量挖潜能,打造园区建“洼地”,全民齐力大招商,凝心聚力兴工业,重振工业雄风的过程。
    “工业强县”必先“疏花去果”“去弱扶壮”“扶弱复壮”。针对全县41户国有集体企业,26户停产或半停产,工业增加值跌至5300万元,企业职工3600人,帐面资产1.3亿元,负债总额2.6亿元的现状,为盘活存量,该县自2003年底国企改革战役打响以来,连续三届县委、县政府目标不变,机构不撤,人力不减,冲过清产核资、解债谈判、资产变现、职工安置等一道道难关,经6年鏖战,有32户国有集体企业,先后通过破产拍卖、出售、收购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完成改革任务,实现解债1.5亿元,安置职工3000余人,在此基础上诞生新企业18户,置换盘活原企业资产1.1亿元,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1100余人。特别是“县级领导包抓帮扶具体企业”、“一企一策”、“改制不改业”、“破产不停产”、“银企信用合作”等大胆创举,在“死掉”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的基础上又派生了一大批民营企业,有的成功跨入省市统计的规模工业企业之列。县上仅剩的9户企业也按此思路此经验正加紧改制攻坚。
    “工业强县”必须培植龙头企业,当以骨干为引领,以科技促创新,以产品促开发,以规模促发展,以品牌提质量,以效益占市场,以基地带产业,以增收帮富民。该县在工业突破发展过程中,重点围绕蚕桑、畜牧、茶叶、渔业、生物药业产业抓龙头建基地,矿石加工、建材生产、冶炼合成等工业项目抓配套优服务、强推介树品牌的同时,研究、把握中央投资方向和重点,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税费减免、陕南突破发展、一村一品、金融系统政策类贴息项目资金等,培育、扶持了一大批如投资大、副产品开发力度大、对蚕桑产业拉动作用强的天新丝绸、桑椹醋饮(延康食品)、菌鑫公司、鎏金蚕家纺、凯莎丝绸家纺公司;投资大、产业化水平高、对畜牧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宏鑫、云峰、鬼谷子腊肉等重点龙头企业;投资巨大、对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市场拉动作用强的奥氏激素系列产品生产线和秦峰水泥等重点项目成了该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领航舰”。
    “工业强县”必当重抓招商、借力发展、推创业促就业。“谁对产业发展贡献大、谁对农民增收有帮助、谁对项目投资上规模、谁对创业就业思路清、谁对市场前景分析准、谁对生态环保配套好,我们就选择谁、引进谁、支持谁、帮助谁、培育谁、服务谁。”县委书记邹顺生对招商、引商、安商、亲商、助商工作有着独道见解。为借风扬帆,借船出海,变优势资源为效益资源,扩张企业数量规模,增强经济“内动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该县结合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活动,按“非禁止即许可”原则,前所未有的降低门槛和放宽准入,制定出台了极具自由度和含金量的系列鼓励招商创业配套政策,建立了严格的任务落实与督查考核机制;整合乡企经贸职能,新设招商局和中小企业局、非公经济发展局及创业就业服务局,按季度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把脉会诊”企业管理、生产调度、招商引资和规模企业培育;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化,一个招商创业项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责任部门帮包、一个工作小组落实、一套服务措施保障、一抓到底见成效的要求,采取优化干部配置、优化政策配套、优化服务保障、优化企业生产发展环境 “四优”措施全力推进。同时,坚持“项目向园区集中,企业向集群发展,服务向企业优化”的原则,力抓规范化、高标准的古堰丝绸工业园和池河建材工业园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石泉招商引资的重要“洼地”。更为可喜的是全县全民大招商招大商、创大业大创业的氛围浓厚,成绩卓著,招商创业项目数量及投入发展资金总量大幅超越历年来的总和。一个沿着国、省道沿线的投资聚集带、一个围绕一二三产业进行全面创业、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服务网络支撑体系正臻至完善。针对全县上下迅猛的发展态势,该县又自加压力大胆提出了以池河火电厂和十天高速建设为牵引,强攻现代中药材、石墨开发、蚕桑丝绸三大主业,朝着“三年实现工业产值翻五翻达百亿”的宏伟目标奋力冲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