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省防总、省水利厅在我市召开会议,对我市县级预警平台系统进行竣工验收。
在听取业主、施工、监理工作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文档,现场操作系统软件和对有关问题讨论后,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我市县级预警平台系统是在省内甚至全国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根据有关规范及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安康防汛实际,对防范山洪灾害及江河洪水进行的大胆而有效地探索,并经过实际检验,取得了积极成效。整个工程施工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规定进行,工程总体符合要求,部分功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投资计划和资金使用合理,很好地完成了各项批复的建设任务,工程资料完整、齐全,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我市县级预警平台系统是结合我市防汛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防汛理念的有效探索,是减少信息传递环节、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使防汛指挥靠前,着力提高县级防汛办防汛指挥能力的重要举措。系统将全市防汛、气象、水文和电站部门共计504个自动雨量、水位站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2M光纤适时传递到县区防汛办,在各县区防汛办建立县级防汛数据库,同时开通市县防汛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并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把测站传回的雨水情信息,依据不同的雨情级别,在第一时间内自动通过手机短信给乡镇、村组及中心户长等不同级别的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同时利用语音电话给乡镇防汛值班室、受威胁区域住户固定电话报送预警信息,确保防汛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防汛责任人和受威胁人群手中,为防抢撤和紧急避险赢得宝贵时间。
系统在投入试运行以来,尤其是在今年汛期的试运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系统在今年汛期的试运行中,对每次降雨过程中出现的强降雨均有自动响应,并及时发出了预警信息,系统先后自动发出预警283次,及时向乡镇负责人、村组院落责任人以及危险区域住户发送预警信息2万5千余条,有力的破解了我市防汛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通过此系统建设,推进了我市各县区防汛办标准化建设步伐,各县区防汛办面貌焕然一新,防汛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