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8.6万人外出务工。近年来,旬阳市抢抓机遇,大力兴办以毛绒玩具产业为主的新社区工厂,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和返乡人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安居乐业。
金秋时节,走进麻坪镇社区工厂,工厂内机器轰鸣,眼前一派生产忙碌景象,工人们动作娴熟、专心致志地干着自己岗位的工作。麻坪镇作为边远镇,以农耕为主,就业机会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吴礼单是麻坪镇海棠寺村的村民,以前跟大多数人一样在外地务工,前几年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今年,麻坪镇招商引资安康棉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品袜生产项目,吴礼单积极报名参加,成为社区工厂的第一批工人。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麻坪镇社区工厂预计年生产1500万双成品袜,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解决就业百余人。
像麻坪镇这样的社区工厂只是旬阳市社区工厂发展上的一个缩影。
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实现脱贫不返贫的关键所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社区,在城关镇四海逸家这样的跨区域移民安置小区的大批搬迁群众也乘着发展社区工厂的东风,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工人。
一大早,位于四海逸家移民安置小区的陕西康之宁玩具礼品有限公司里,毛绒玩具厂工人屈先丽正在机工车间忙着将布料按照玩具样式进行缝制,穿针引线,送布走位,她都游刃有余。2016年,她们家从金寨镇搬到四海逸家社区,圆了“城市梦”。最令她欣喜的是,她家楼下的新社区工厂为她解决了就业问题。工厂实现人性化管理,让她这样的员工能有充足的时间接送孩子,只要手脚勤快,都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搬到四海逸家,一直在家带孩子,2018年玩具厂就开业了,当时带着激动的心情就来到了玩具厂,六月份开业进去从一线员工做到小组长,一直到现在从机工小组长干到质检,我在这儿平均工资每月能拿到三千多。以前在家带孩子特别无聊,现在上班着,一天感觉特别充实。” 屈先丽兴奋地说道。
这家以出口为主的毛绒玩具企业,现有员工1169人,目前,以四海逸家社区工厂作为总部企业,先后在城关、构元、赵湾等镇移民安置社区建立分厂或车间20个,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累计发放工人工资5562.03万元,月计件工资最高可达7000余元。
近年来,旬阳市始终将新社区工厂建设及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作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工程,从招商落户、招用工人、申报纳税、金融服务等各个环节全程提供优质服务,筹集资金,落实政策,创新“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和“1+X”发展模式,全力助推社区工厂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正常生产经营新社区工厂120家,其中毛绒玩具生产加工类41家、农副产品加工类49家、电子线束4家,织袜服装类13家,其他类13家,吸纳就业3528人,实现21个乡镇全面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