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汉阴“协会+支部”强化大学生村官双层管理

    作者:沈关志 时间:2009-08-25 11:46 来源:中共汉阴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汉阴县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协会,推行“协会+支部”的双层管理模式,通过党组织抓“协会”,协会抓村官,实现大学生村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历练自我搭建了平台。

    一是准确定位,组建协会。针对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高、工作热情高,农村经验少、社会阅历少”的“两高两少”特点,为解决大学生村官“想成长不知道如何发展、想干事不知道如何干成事”等问题,把协会的目标定位在“集聚人才、联络交流、扎根基层、共同发展”上,提出“协会”要做自我管理的平台,服务发展的载体,干事创业的纽带,学习交流的桥梁,引导大学生“村官”争当村级干部的新帮手、推动发展的新力量、农民群众的贴心人。20095月,汉阴县大学生“村官”协会正式成立,首批13名大学生村官全部自愿加入“协会”。

    二是搭建平台,发挥作用。搭建“培训平台”,促素质提升。建立大学生村官学习培训制度,规定每年组织集中培训不少于7天。采取县委组织部确定培训课题,乡镇党委轮流组织大学生村官座谈培训会议,经验丰富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担任教员的方法,按需培训,提升“村官”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搭建“管理平台”,促自我约束。出台《汉阴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细则(试行)》,明确了协会管理职责、工作任务、培训要求、工作纪律、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要求,规定由协会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表现、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记录。统一印制《汉阴县大学生村官民情日志》,保证每天有工作记载,每月有工作重点,每季度有汇报交流,半年有工作小结,年终有述职报告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目标。搭建“服务平台”,促农村发展。创刊《大学生村官简报》,建立“大学生村官动态”网站专栏,由13名大学生村官轮流担任《简报》编辑,提高其理性思考和文字提炼能力。每次座谈会、培训会由1名村官主持,选择部分村官进行交流,增强其语言表达和协调沟通能力。鼓励大学生“村官”争当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群众利益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上下联络的信息员,提高大学生村“村官”解决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协会”先后组织拓展训练活动、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暑期义务支教活动、座谈联谊等10余次活动,共帮扶贫困学生10名,提供学习用具10套,辅导学生110人。

    三是加强引导,提供支持。成立了“汉阴县大学生村官协会党支部”,采取支部领导、协会搭台、村官“唱戏”、服务发展的方式,引导“协会”健康发展、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各自岗位上服务基层、干事创业。县委组织部积极协调解决村官“协会+支部”活动阵地,并按“五有”标准(即有牌子、有制度、有桌椅、有办公用品、有专人管理)建立起规范的活动场所,使大学生“村官”有了自己的“家”。县管党费拨付1万元用于协会启动,涧池镇洞河村支部书记刘修勇主动为“协会”捐款2000元,确保了“协会”开展活动必要的经费。

    “协会+支部”的双层管理模式,既解决了党组织管理上的“缺位”,又为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激发了村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