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汉滨区:林果业“提质增效”铺就致富路

    作者:胡智贤 刘攀 时间:2022-06-22 10:17 来源:汉滨区 字号: 打印

      今年来,汉滨区将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因地制宜谋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深耕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建设特色林果园区,努力将林果业打造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眼下,正值果树幼果膨大、新梢生长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区林果业技术人员抢抓最佳时机,分赴全区各大林果园,现场解答群众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地指导群众施肥、浇水、剪枝等管护工作。在汉滨区关庙镇桥河村三组大湾梁的花椒园内,密密麻麻的花椒挂满枝头,技术人员正穿梭于树行间,为工人们讲解技术要领。
      据了解,大湾梁花椒园建于2017年,现有丰产花椒园区280余亩,育苗区50余亩,年产花椒达1.5万斤,是桥河村的主导产业,有效带动农户31户89人,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
      加强管护是果树增产丰收的重要保障。近期,关庙镇包湾村的瑞润核桃现代农业园300亩的核桃个大饱满,硕果高挂。园区负责人摒弃固有的种植经验,紧紧抓住管护的黄金时段,安排人力物力加强核桃的精细管护。今年是园区实施统防统治的第二年,按照林业专家指导,定期开展除草,施肥、防虫工作。目前来看,园子树枝长得特别好,挂果情况也很不错,现在正在准备进行防虫,第五次打药。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瑞润核桃现代农业园苗木长势良好,核桃产量稳步提升,2020年被评为市级核桃园区。今年,园区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因地制宜,采取立体布局,多茬轮作,巧用“果蔬”套种模式,打造“树上有果、地下有豆”的山地立体农业种植新模式,引领带动更多农民增产增收,接续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全区核桃、拐枣、花椒(等)58个园区实施提质增效工程,目前效果非常显著,尤其在全区推广的因园施策、因地施策、因树施策,分阶段、分步骤施工,一个服务小队服务一个园区的“321”核桃“统防统治”工程得到了林农的高度肯定。当前是核桃、拐枣园区的抚育管护的关键时期,技术员已经深入各大园区进行技术指导。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实抓细技术措施,加强巡回指导督查,确保今年的提质增效成果。
      近年来,汉滨区致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以核桃、拐枣、油茶以及林下天麻等为主的林业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退耕还茶”模式、核桃“林+芋”模式、核桃“统防统治”工作成效明显,区域内实现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良性局面。截止2021年底,全区已建成经济林总面积128.8万亩(其中:核桃58万亩,拐枣10万亩,油茶5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7%),建成林业产业园区140个(其中:省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25个;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168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航母园区4个),建成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基地1个,林业产业链条延伸发展乡村旅游民居68家,“陕茶1号”“清泉枇杷”“富硒米核桃”“陕铭茶油”品牌初见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