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宁陕 > 正文内容

    宁陕:“六抓六促”中蜂产业 大力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4-21 08:53 来源:宁陕县 字号: 打印

      宁陕地处秦岭之心,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2018获评“中国天然氧吧”,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有蜜源植物千余种,其中大宗蜜源植物20余种,花期长,花种衔接良好,是中蜂天然绝佳栖息地。近年来,宁陕县充分利用地理区位、自然生态和中蜂资源优势,“六抓六促”中蜂产业,大力助推乡村振兴。
      抓产业,促振兴。宁陕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走生态保护与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双赢”之路,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优势,狠抓林下经济发展,将蜂产业定为农村产业振兴特色优势项目,走出了一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勤劳致富的新路子。据统计,全县中蜂养殖3.2万箱,150箱以上大户40户、50箱以上大户215户。养蜂专业合作社18家、龙头企业4家,蜂蜜加工线4条、年加工蜂蜜60吨左右,取得SC认证的企业2家,蜂蜜销售企业20余家。已命名认定的市级以上“林芋蜂”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年产蜂蜜160余吨,综合产值超过2000万元,为全县林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
      抓龙头,促带动。通过政企的共同努力,宁陕县已形成“企业+基地+养殖户”“科研院所+X+养殖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蜂业发展模式,建立蜂产业联盟,呈现出独立运营和土地、技术、劳力、资金入股参与经营等多元化发展新业态。现有宁陕滨海科技有限公司、宁陕县绿康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宁陕县海棠园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宁陕县东胜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宁陕县兴隆村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中小型蜂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全县2160户农户从事蜂产业。全县100箱以上规模养蜂场(大户)有66个,养蜂1.55万箱,蜂产业已成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抓技术,促增效。宁陕虽养蜂历史悠久,但多数蜂农不会科学养殖,取蜜方式粗放,产品质量不高,效益低。宁陕县成立了中蜂养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奖补办法、宁陕县中蜂产业技术手册,在中央办公厅定点联县、中科院蜜研所对接帮扶下,建立了中蜂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产业协会,制定《中蜂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把中蜂产业作为全县“三个三”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并充分发挥产业振兴110技术服务体系作用,实施养蜂技术服务全覆盖,每年培训蜂农2000余人次。蜂农每箱蜂年产蜜从3公斤提升至5公斤,促进了蜂产业提质增效,蜂农增收。2018年在宁陕成功举办了首届“国家蜂业提质工程现场会”,宁陕县被授予“国家蜂业提质工程中蜂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国家蜂业提质工程示范县”“优质成熟蜜生产基地”称号。 
      抓品牌,促营销。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引领、蜂农参与、凝心聚力推动中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县蜂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蜂产品品牌,如:“百花蜜、巢蜜、香皂、蜂王浆”等系列创新产品,在淘宝商城、京东商城、宁陕网络媒体等在线宣传、展示、销售,已销往北京、广州、上海、江苏等地。宁陕县梨子园注册的“疯婆娘”系列蜂产品成功获评全国“十大创新蜂蜜项目”,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2022年合作社理事长周世红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抓规划,促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一步,我县围绕蜂产业分布区域和重点村、户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宁陕县蜂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用3-4年时间,培植优质蜜源植物达到60万亩以上,培育创建标准化养殖中蜂1000箱以上的企业(合作社)22个,优质成熟蜜生产基地22个,蜂产业规模达到4万箱,年产优质成熟蜜250吨以上。
      抓示范,促创新。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西农大等科研院校对接合作,培养科研创新型技术人才;与陕西国蜂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推进国蜂蜜水产业园项目建设,研发蜂蜜新产品、打造知名品牌。着力创建“秦岭蜜蜂文旅产业示范区”,把皇冠建设成一个集蜂产业、蜂文化、蜂旅游于一体的“蜂情小镇”;在全县创建3-5个集物联网应用、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蜂业电子商务、休闲观光蜂业于一体的“互联网+蜂业”示范企业,打造乡村振兴“蜂产业样板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