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旬阳 > 正文内容

    旬阳:实施“七大专项行动” 确保巩固衔接工作成色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3-28 08:38 来源:旬阳市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旬阳市委、市政府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和“两高于、两提高”目标,抢先抓早、谋定快干,以实施“七大专项行动”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提质量,坚决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全面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质量和成色。
      实施动态监测帮扶“回头看”专项行动。以精准监测、精准帮扶为目标,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对116691户农村常住人口开展“地毯式、拉网式”大排查,全面检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成效,确保返贫风险排查到位、稳定消除。“线下”以镇为单位组建工作组,采取“四逐”工作法,实地开展“四查三看三研判”,查“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是否稳固、收入是否稳定增长、政策是否落实、数据信息是否精准,看监测对象准不准、帮扶措施实不实、风险消除稳不稳,综合分析研判监测对象未消除风险的原因、已消除风险的稳定性和辖区是否存在规模性返贫隐患。“线上”依托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行业部门信息系统,开展数据信息大比对大筛查,发现疑似返贫风险信息及时反馈镇村实地核实。截至目前,“回头看”专项行动排查纳入监测对象44户137人,累计纳入“三类户”2916户9307人,占脱贫人口总数的7.42%。
      实施“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专项行动。以动态实现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为目标,按照“摸底排查、评估鉴定、分类整治”步骤,全覆盖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农村低收入群体为重点,全面摸清所有农村房屋基本信息,对镇级初步判断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房屋,住建部门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估鉴定。对低收入群体唯一住房属C、D级危房的纳入危房改造计划优先解决安全住房问题;对无人居住的C、D级危房,采取督促农户安全自拆或安装标识标牌、腾空搬离、封门封窗、严禁居住等方式排除安全隐患;对用作生产经营的农村自建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的,根据房屋安全性评估鉴定结果,采取综合措施整治到位。同时,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压实整治责任,建立清单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在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到位前,采取划定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识等安全防范措施。
      实施饮水安全长效管护专项行动。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的好、管得好、长受益”为目标,整合市水利系统和镇村干部力量,对全市农村饮水工程管护机制、制度建立、预案制定、管护巡察、水费缴纳、药品投放、投诉平台、供水明白卡、水质检测等9个方面,逐村逐组全面对标排查,形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逐条逐项整改销号。以本次专项行动排查问题整改为契机,健全落实农村饮水工程镇村管理责任、水源地保护、过滤消毒设备使用养护、水质监测评价、水费收用、管道养护维修、应急抢险等7项长效机制,推进农村饮水达标提质,确保脱贫人口和农村群众长期稳定喝安全水、放心水。
      实施农村特色产业建设专项行动。以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为目标,持续推进“221”户增收模式。抢抓春耕生产有利时机,按照“稳粮油、扩林果、提烟草、精养殖、强魔芋”发展路径,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计划全年水果总产量7万吨以上、烤烟百亩连片种植面积占比达60%以上、生猪饲养量55万头以上、新发展魔芋1.5万亩以上、新增稻田养鱼500亩以上、水产品产量达到4650吨以上、发展中药材5.6万亩以上。实行“抓主体、主体抓”,以实施“十百千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为契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获得分红收益和持续增收。实施集体经济“消薄行动”,探索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确保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全部达到1万元以上,其中超5万元的村达到154个,彻底消灭“空壳村”。
      实施就业帮扶专项行动。以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数量、苏陕劳务协作帮扶就业人数稳中有升为目标,实施就业帮扶“四项提升”。就近就地就业扩容提升,大力发展产业园区、新社区工厂、返乡园区、就业帮扶基地、非遗工坊等载体,拓展本地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承载力和就业质量;精品劳务品牌打造提升,按照“抓优帮中退弱”思路,提升村级劳务公司运行质量,壮大升级旬阳建工、美豪服务劳务品牌,提高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数量与质量;返乡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落实《旬阳市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就业若干措施》,以脱贫人口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为重点,开展在外创业就业人员基本情况摸排,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培育建设“归雁”产业园、示范街、返乡创业园区等载体平台,激发创业活力,以创业促就业;职业培训助岗促就业提升,整合全市培训资源,制定《旬阳市2022年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做细培训需求摸底,分类分层开展脱贫劳动力职业培训。同时,借助苏陕劳务协作机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等多种就业招聘、送岗上门活动,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市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已实现就业47695人。
      实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专项行动。以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为目标,探索推行“456”搬迁后扶新机制,创建“安心、贴心、舒心、暖心”四心示范社区,实施“充分就业、劳动技能提升、创业带动、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农业产业园区提升”五大乐业工程,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老年儿童关爱中心、物业服务中心、电商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六大服务中心,全面推动后续扶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认真细致开展“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新增住房需求及掉边掉角农户等相关情况调查,对1130户3738人有搬迁意愿的掉边掉角农户,将借助新一轮避灾生态移民搬迁政策积极稳妥解决到位。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为目标,按照“消除破烂、打扫庭院、室内整洁、清厕净圈、村容美观”的标准和“政府主导、部门牵头、镇村主体、群众参与”的原则,开展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室内外卫生、清理乱堆乱放乱搭建、清理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清理农村河道卫生、清理农村道路沿线卫生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八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排查整治,逐村建立排查问题台账,逐村拟定整治计划,逐村落实整治责任,确保问题全面清零。截至目前,参与本次专项行动干部3100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00余吨、河道卫生130公里、乱堆乱放乱搭建331处,开展村庄公共环境清洁、消杀4000余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安政网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