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考核工作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推动各项工作狠抓落实,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突破发展,平利围绕构建科学“三位一体”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加大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的运用。
把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主要依据。根据目标责任制考评结果,结合民主评议和年度考核结果,对群众公认程度较高,工作实绩突出的29名优秀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对评议中群众公认程度低,工作成绩不明显的1名领导干部降职使用。同时,从目标责任考核位居前三名单位的49名后备干部中,采取笔试、面试、差额考察和全委会票决任用干部的方式,公开选拔了6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建立了科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档案,重视考核结果连续性,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任用调整直接挂钩,实现了目标考核与评人、选人、用人的有机结合。
把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兑现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奖惩相挂钩,年初,县委、县政府拿出100万元,对2008年考核中实绩突出的21个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对获得一等奖的乡镇部门党政正职各奖1200元、副职各奖1000元;对获得二等奖的乡镇部门党政正职各奖1000元、副职各奖800元,对获得三等奖的乡镇部门党政正职各奖800元、副职各奖600元;按机关编制人数分别奖励现金800元、500元、300元,由获奖单位按照个人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兑现;对获得单项考核一、二、三等奖乡镇,分别奖励现金10000元、8000元和5000元。同时对获一、二、三等奖单位优秀名额比例提高到17%、15%、13%;加大了考核结果的运用,改变了干好干坏差别不大局面,充分调动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反馈考核结果,加强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把被考核单位分为好、比较好、一般好和差四种类型,区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激励谈话、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等形式。对绩效较好的优秀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激励谈话;对有苗头性的班子,及时提醒谈话,帮助分析原因,指明努力方向;对群众基础差、存在问题的班子,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目前,已对考核位于后三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对群众反响比较差的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进一步推进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有效管理,体现了考核生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