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汉滨区:养老服务发展模式获点赞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2-17 08:33 来源:汉滨区 字号: 打印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蕴含着老年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衡量着一个地区发展和文明的高度。如今,在汉滨区,这一梦想照进了现实。     
      近年来,汉滨区把老年人事业发展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事来抓,通过建设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养老政策等措施,着力打通城乡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赢得了老年人的信任,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赞扬。‍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日渐成为社会性问题。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汉滨区辖区常住人口有67483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5055人,占全区总人口18.53%。为了让辖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汉滨区民政部门聚焦老龄化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任务,狠抓服务体系优化与质量提升,将汉滨敬老院真心、爱心、细心的“三心”服务模式引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百姓安享晚年的梦想正在实现。
      “这里服务周到,一日三餐也搭配得好,还有医生定期来给我们检查身体,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饮食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关照,让我和老伴住得舒心,我们打算一直住在这里。”80岁的罗新莲老人说道。为了方便照顾手脚不便的老伴,罗新莲和丈夫2020年就住进了汉滨区老年公寓,一开始他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体验,后来觉得这里既方便又温馨,便决定长期住下来。逢年过节时,再由孩子将他们接回家中团聚。
      汉滨区老年公寓是由德亨仁厚(北京)健康管理集团公司与汉滨区人民政府签约的公建民营项目,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是集老年人生活照料、营养膳食、专业护理、康复养生、休闲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现入住老人260位,达到满床入住。
      记者漫步在汉滨区老年公寓,看到的是开阔的广场、整洁的居室、干净的餐厅。在娱乐活动室内,一些长者正在练歌、作画、做手工。“这里有同龄的朋友,还有很多集体活动,比在家里好。” 陈玉红说。眼下,就快过年了,作为汉滨区老年公寓红梅歌舞团的团长,陈玉红正忙着给老年公寓的伙伴们排练节目。“我是一名退休老师,住进来以后,就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作用,让大家老年生活更充实、更快乐一些。最近正在排练两个合唱,迎接虎年的到来。”陈玉红说道。
      “老人们有精神需求,不仅需要互相陪伴,还要让他们觉得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汉滨区老年公寓的负责人周红侠介绍,汉滨区老年公寓不仅关心老年人的生活所需,还十分注重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成立了红梅歌舞社团、杜鹃社团,还有民主管理委员会,会定期为老人提供舞蹈、书法、手工、健康知识讲座等课程。
      走进汉滨区中心敬老院,映入眼帘的是绿意葱葱、被花园环绕的建筑,十几名老人正坐在院子里,惬意的享受着冬日的暖阳。75岁的老人马先奎原是住在双龙镇的高山上,由于周边的邻居相继搬下山,他家成了独户,加之他的年龄大了,养老成了他最大的担忧,在镇上的协助下,马先奎搬到了汉滨区中心敬老院。“睡的是席梦思床,吹的是空调,一日三餐也不用操心,平时我喜欢看看报纸电视,生活很充实。”马先奎说道。
      据汉滨区中心敬老院负责人介绍,目前这里收住了80多名特困救助供养对象,住在这里的老人没有子女,多数还性格孤僻、健康欠佳,有的还是失能失智老人。为了“给老人一个家,温暖一个心灵”,他们全院上下积极探索创新了“三心”管理服务模式,用真心、爱心、细心守护他们,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和老有所乐。
      在汉滨区县河区域敬老院的医务室内,70多岁的王大妈正坐在椅子上,护士陈丽正在给她测量血压,“我有高血压,这些年一直靠吃药控制得很好,今早我起来感觉头有点昏,就赶紧来医务室量个血压。”王大妈笑着说道。
      县河区域敬老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县河社区黄洋河畔,距安康城区10公里,设床位135张,现已入住104人。院内设立了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护理专区,与县河镇中心卫生院签订医养合作协议,由卫生院指派全科大夫定期到敬老院坐诊,通过规范的管理,温馨的服务让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享受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双重保障”。
      2021年,汉滨区全面规范了全区 29 所敬老院养老服务,顺利完成了建民敬老院二期建设任务,完成了 22 个敬老院视频监控设备提升改造,实现了全区敬老院视频监控全覆盖。以汉滨区中心敬老院为蓝本,制定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成为全省敬老院管理服务的范本。
      在养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为了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汉滨区不断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逐步拓展优待项目和范围,提升老年人优待水平。
      在汉滨区江北街道张沟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外的广场上,不少老年人在室外一边晒太阳,一边下棋或打扑克。据汉滨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股负责人卜炜介绍,当时选址在这里,就是考虑到这里毗邻广场,活动场地充足,比较方便;在五里镇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一栋黄色的两层楼房格外引人注目,虽然还没正式投入使用,却已经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驻足、参观。
      为缓解城市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足,近年来,汉滨区以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构建“一院一站一中心”养老服务网络的思路,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立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坚持统筹协调,采取划拨、购买、置换、改扩建等方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严格按照项目标准实施,设置了保健康复室、心理疏导室、厨房餐厅、休息室、娱乐室、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及室外活动场地,配齐取暖降温、厨具餐具、休息床、图书报刊、消防等设施设备,确保项目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还制作了各项管理制度牌并上墙,在室内外适当布置“孝文化”宣传牌,营造敬老氛围。截至目前,1个社区小型养老院、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建小区养老设施配套和完善城镇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探索建立城镇低收入和空巢老人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机制,建立完善“互联网+养老”运营模式,丰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形式,继续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招商力度,打造一支精通业务、熟悉管理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汉滨区养老服务水平。”汉滨区民政局副局长肖梅介绍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安政网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