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里,我市按照“发展为要、创新为先、民生为本,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实施路径,以有知无畏、担当作为,全力推动安康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双提升、双促进。
年末岁首之际,安康日报记者再次走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用新闻“四力”捕捉着这一年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效,感知着方方面面奋力争先进位的澎湃动力。
2021年12月28日,市委书记赵俊民一声令下,七里沟立交桥项目开工,这座全市首个全互通式立交工程,建成后将连接江南、江北两大片区,有效疏通城市“大动脉”;时隔3日,备受关注的包茂高速安康机场立交正式通车,将联通机场快速干道与包茂高速,全面改善市域通往机场的交通环境……年末岁首,一个个喜讯、一项项成果,给全市人民送上了一份充满获得感、幸福感的大礼。
2021年12月31日,包茂高速公路安康机场立交通车。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有知无畏、担当作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2021年1至11月,全市工业生产形势好转,六大支柱及特色工业产值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9%。32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6.9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30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40亿元,高于时序进度6.4个百分点。全市累计新增“五上”企业274户,非公经济占比稳居全省第一……亮眼的“成绩单”,诠释出全市生产需求持续恢复,发展韧劲持续增强,稳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产业项目建设”这个关键词贯穿2021年发展始终。市委“一号文件”出台全力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产业项目建设年”成为加快实现追赶超越的“第一抓手”和“第一工程”,全市上下以开局就决战、起步就冲刺的姿态拉开发展序幕。在全省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2020年安康观摩项目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一致好评,2021年重点项目观摩视频得到省发改委表扬。2021年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期间,创新组织开展了全市重点项目视频观摩点评活动,对各县(市、区)40个项目进行了视频观摩。
2021年8月4日,全市2021年上半年重点项目观摩点评会议召开。
领导包抓、集中开工、观摩督导、专班推进、联席会议……全市上下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掀起产业项目建设的热潮。恒通涤纶短纤维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投产投用,毛绒玩具产业率先具备整链生产能力;西康高铁开工建设,环境保障工作有力;宁石高速、安岚高速岚皋至陕渝界段投资加快完成。据了解,2021年全市集中开工和县区自行开工重点项目1031个、总投资1220亿元、年度投资470亿元。目前,投产投用项目487个、总投资331亿元、实现产值157亿元。
好环境安康造,全市上下紧盯项目建设保障、营商环境堵点、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广泛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和“五大专项行动”,聘请110名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不断拓宽政企沟通渠道,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一大批经验做法受到国家、省级的肯定。2021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7万户,市场主体累积达26.5万户,同比增长15.74%。市场主体三年、五年、十年存活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年存活率居全省第一,“营商环境最安康”品牌更加靓丽。
2021年11月25日,“平安顺利·幸福安康——陕西省安康市产业合作暨人才兴安项目推介会”在广东东莞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