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稿件《产业提档升级 就业增量提质》,报道白河县防返贫工作。
正文如下:
陕西省白河县卡子镇陈庄社区会议室里,村民代表围坐一圈,讨论韩吉贵一家的情况。
这场讨论的动因,源自不久前的一次入户走访。驻村工作队员吴亚丽说,“老韩家原本日子还可以,前一段因为儿媳突发重病,有了致贫风险。”了解清楚情况,吴亚丽马上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评议。
白河县按照省里部署,围绕产业发展、饮水安全、健康帮扶等问题进村入户,针对收入支出、住房、教育等六方面问题对标排查,发现返贫致贫风险隐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经过仔细评议,老韩家以“突发严重困难户”被纳入防返贫动态监测。社区为他的儿媳申请了低保、防返贫保险,还落实一名帮扶干部定期入户走访。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以来,我县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强化动态监测帮扶,着力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严格按照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三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成立巩固衔接领导小组和11个专项工作专班,压实各级各部门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延续脱贫攻坚党政同责、县镇同责、部门同责、帮扶同责、督查同责“五个同责”要求,有效遏制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松劲懈怠等现象。
制定出台《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帮扶。及时调整组建113个驻村工作队,明确89名第一书记,272名驻村队员驻村帮扶,明确127家企业、园区投入到巩固衔接工作中。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实施“进村六查、入户六问”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敲门入户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专项行动。
探索建立“三五三三”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县三类人员1690户5620人均全部落实有针对性帮扶。
建立健全农村安全住房常态化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落地落实。
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落实分类参保政策,全县脱贫人口及边缘易致贫户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
统筹推进全县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提档升级扶贫产业,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强化产业技术指导,搞好消费帮扶。
加大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技能水平,抓好有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渠道。
强化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的产业、就业帮扶,完善提升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筑牢网格化管理乡村自治体系,加强社区治理和社会融入,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继续深化“财政+农户+保险”精准防贫保险机制,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措施,重点关注农村低保户、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切实兜住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底线。
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方面政策措施,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扶志扶智,激励和引导脱贫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巩固脱贫成果,创造更加美好生活。
科学确定村庄分类,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加强扶贫资金资产项目管理营运,建立资产台账,完善营运机制,确保持续发挥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