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市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实践乡贤统战工作,探索走出一条“组织引领、乡贤发力、群众受益”的统战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子。
“创新实践”探索乡贤新阵地
聚焦“聚贤、惠贤、用贤”,搭建乡贤平台,最大化发挥各类贤人志士的作用,做好“乡贤+”系列文章。实施“乡贤+组织”,建好工作大平台,制定乡贤工作规划,明确“聚乡贤、兴贤治”的组织载体和工作抓手。深入挖掘农村经营管理方面的乡贤人才,结合乡贤行业身份及能力特点,将乡贤成员归入建言献策“智囊组”、纠纷调解“和事组”、乡风文明“督导组”、公益慈善“志愿组”等,进一步激发乡贤组织活力。实施“乡贤+联谊”,壮大乡贤朋友圈,加强市、镇、村各级领导干部与乡贤的联谊交友,增强乡贤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指导成立镇、村乡贤会示范点42个,确定了神河镇、金寨镇、吕河镇、城关镇、甘溪镇等5个市级示范点,实现了全市21个乡镇乡贤联谊组织的全覆盖。组织开展“寻找最美乡贤”活动20余场次,评出“最美乡贤”135人,鼓励乡贤会之间加强联谊交流,不断扩大乡贤影响力,壮大乡贤“朋友圈”。实施“乡贤+评价”,激发工作新动能,建立荣誉授予机制,及时表彰奖励在推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乡风文明、文化传承等方面作用发挥明显、回归发展成效显著的乡贤,激发乡贤服务家乡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凝心聚力”引领乡贤新风尚
把乡贤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组织开展“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乡贤、厚爱乡贤的良好氛围。通过设立“乡贤馆”“乡贤长廊”“乡贤广场”等场所,借助广大乡贤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宣传乡贤事迹,展现乡贤时代风采;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广大乡贤积极发动国内外爱心人士,累计为旬阳市捐赠口罩40000个、酒精15吨、消毒液36吨、防护服1200套、现金110余万元,缓解了当时防护物资极度紧缺的形势;大力推行“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模式,将乡贤统战与市上深入开展的“三治融合”“三力联调”以及新民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利用乡贤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有效化解群众矛盾争端,解决疑难问题。截至目前,广大乡贤协助解决重大项目建设难题12件,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形成了群贤治理有效助推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筑巢引凤”打造乡贤新高地
着眼乡村振兴大局,大力实施“归雁工程”,通过“建立惠企机制、解决融资难题、强化技能培训、创新服务机制、激发家乡情怀”五项举措,引导在外创业成功的乡贤“回故乡、帮老乡、带客商、建家乡”,变“一人增收致富”为“带动一方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不竭活水”。围绕生态建设,乡贤带头做“山水文章”,在吕河镇栽植100万株元宝枫树,为“一江清水供津京”涵养了水源,充分彰显了乡贤的社会担当。截至目前,全市吸引农、林、水、牧等行业返乡创业能人3150人,扶持创办经济实体503个,帮助6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建了旬阳市创梦空间、旬阳市现代物流商贸返乡创业示范园、旬阳市丽都返乡创业园3家安康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吸纳152家企业入驻,带动875人就业,形成了以创业促就业,以“归雁”促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开源引流”助力乡村新发展
旬阳市委统战部抓住旬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机遇顺势作为,以“万企兴万村、乡贤报乡情”为载体,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发动广大乡贤带头发展农业产业,进一步探索创新“借鸡下蛋”“送仔还猪”等产业发展合作模式,不断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引导乡贤人才参与文化建设,指导15个社团组织发展会员2000余名,围绕“扩大太极城影响、打造旬阳人品牌、成就旬阳人梦想”进行文艺创作,开展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公益事业,近三年来,旬阳乡贤累计为脱贫攻坚捐赠物资3000余万元,有效推动了镇村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步,旬阳市委统战部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多渠道催生新乡贤统战力量,着力抓好新生代旬商培育,倾力打造新乡贤统战工作的旬阳名片,进一步发挥广大乡贤在引资引智、资政参事、公益慈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乡贤阵地建设,强化乡贤联络联谊,切实提升理念、创新举措、加大力度,努力使旬阳“乡贤统战”工作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