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汉滨区:搬出“穷窝” 移来幸福

    作者:王宝金 时间:2021-01-18 08:41 来源:汉滨区 字号: 打印

      隆冬时节,汉滨大地满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处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蓝天白云映衬着粉墙黛瓦,一年四季都生机勃勃,楼下社区工厂的机器“哒哒”不停,毛绒玩具早已漂洋过海;山上春采茶叶夏摘果、秋收核桃冬有菜,绿水青山早已流金淌银……
      汉滨区是陕南移民搬迁政策的发源地,全区有20个镇分布在山大沟深、灾害频发的南北两山,有近70%的群众居住在南北两山,交通不便,立地条件差,滑坡、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很多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好一方人”。因此,汉滨区紧紧抓住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机遇,把其作为一项治本性民生工程、全局性发展工程来抓。“十二五”期间全区搬迁安置3.13万户11.65万人,建设集中安置社区161个,集中安置2.84万户10.8万人。“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搬迁2.99万户、10.12万人,累计新建续建集中安置点170个,总体易地搬迁总量占到全市的40%、全省的10%。目前,所有搬迁对象全部实际入住,拆除与腾空收回任务全部完成,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新环境、新产业、新服务、新民风、新生活的“五新”社区成为万千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十二五”“十三五”的接续奋斗,多少搬迁干部早生华发,多少群众完成了生活的大跨越。大搬迁带动大扶贫、大搬迁促进大发展,汉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实现了“四个转变”——由过去单纯的完成搬迁任务,向统筹城乡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转变;由过去的单项民生工程,向农村工作的总抓手、脱贫攻坚的头号转变;由过去的单纯依赖有土安置向先业后搬、就业承载转变,搬迁的质量和水平均有很大提高。

      一个跨越改变几代人
      搬家那天,赵启成喜不自胜,亲手在大门上贴上红彤彤的对联——千好万好还是党的政策好,河深海深不如党的恩情深。赵启成是早阳镇左湾村村民,20多年前在煤窑井下作业时发生意外,失去了右手,而他的妻子吴从霞则在童年时因一场火灾导致右臂残疾,两人合起来只有一双手。之前,他们一家三口居住在海拔约1千余米的深山,房屋矮小,阴暗潮湿,距离安康市区约43公里,山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女儿每周都要步行1个多小时到学校上学,妻子吴从霞只能在镇上陪读 ,大多数时候,家里只剩下赵启成一人喂猪、干农活。住进宽敞的大房子曾是一家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谁能想到,曾经的奢望很快变成现实。得益于扶贫搬迁政策,赵启成只交了7500元钱,便如愿以偿地在共进社区分到了一套62平方米的扶贫搬迁安置房。住上新房,一家人别提多高兴。赵启成说:“修新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有了新家,下一代的生活环境有了根本改变。我们也有了发展信心,我搞养殖,媳妇去社区工厂上班,赚钱供女儿上大学,一家人团团圆圆往前奔。”
      从深山搬到社区,从土坯房搬进新楼房,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朝九晚五,搬迁让成千上万的群众换了一种“活法”。易地扶贫搬迁是改善群众生活的重大机遇,汉滨区始终将其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来抓。汉滨区搬迁办主任徐兴平说:“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把好事办得让群众满意,我们始终坚持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准施策。首先是精准编制了全区移民搬迁规划,在区内打破行政区划,统筹谋划安置点布局,将搬迁任务融入城镇建设体系,推动社区布点、产业布局与人口转移有机融合,按照镇村人口等实际情况分类施策、精心选址,目前已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204个、千户以上社区5个、百户以上社区120个,集中安置率达到89%。”
      建设过程中,汉滨区严格落实“扶贫部门提单子、搬迁部门盖房子”的工作机制,精准锁定对象、精确掌握搬迁意愿,一次性规范签订“三项协议”,做到以户定建,以人定房。建立由区搬迁部门牵头,项目镇办、驻村干部蹲点包抓的工作机制,严格对象审定、建设成本控制、坚守政策红线,杜绝人房错位,确保群众足额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十三五”期间,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164.2万平方米,人均20.12平方米,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同时,面对搬迁群众的多元住房需求,综合运用“一院两制”、插花安置、统筹保障房和商品房建设等政策予以保障,让搬迁群众享受到最大政策红利。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曾经汉滨区大多数农村特困对象均靠贴户分散供养,整体生活水平较差,为彻底解决农村特困对象住房问题,汉滨区创新实施“一院两制”敬老院建设,把农村移民搬迁安置与敬老院建设工作统筹结合,既解决搬迁户的安置问题,又通过民政部门的配套服务,彻底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建设一院两制(敬老院)安置点25个,累计安置3097户3272人,农村鳏寡孤独户、五保老人不仅能稳定脱贫,还圆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幸福梦。同时,创新实施整组搬迁,对生存环境差、建设投资大的空壳村、边远村,以及重要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在优先搬迁建档立卡户的基础上,鼓励非建档立卡户同易地搬迁户同步搬迁,“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整组搬迁207个行政小组。

      “搬迁户+”的“花样”增收路
      走进县河镇红升社区,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社区毛绒玩具厂正在加紧生产,绣花厂也是一片繁忙,银雁科技公司稍显安静,工人们正在电脑上专注地录入数据……
      县河镇党委书记廖道琴介绍道,在红升社区规划选址时,就与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坚持产业先行,东边与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园毛坝田园相邻,南边与346省道相连,西边靠近中心集镇,北边紧靠黄洋河,区位优越,宜居宜业。借苏陕协作东风,已招商引进的3家社区企业就能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挪穷窝’更要‘奔富路’。汉滨区始终坚持‘先业后搬’、‘以业促搬’、‘以业定搬’的发展思路,把后续产业发展与搬迁安置同步规划实施,大力整合扶贫、农业、林业、商贸等项目资金,充分利用就业创业平台、农业园区建设、特色项目发展三类载体,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了搬迁群众安居乐业。”汉滨区搬迁办副主任王保金说。
      在打造就业创业平台方面,借助“苏陕协作”机遇,大力推进新社区工厂建设,发展新社区工厂140家,实现了100人以上安置点社区工厂全覆盖,群众每个月在家门口上班26天就有2000元以上收入,实现了“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同时,整合培训资源,定期开展搬迁家庭新增劳动力技能培训、实用致富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再就业培训,做到订单式培养、定点式输出,先后帮助4.1万名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发展农业,汉滨区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帮扶,流转土地林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每亩给予100元补助;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每户给予2000元奖补;创办农业园区达到区级园区标准的给予30万元的奖补。通过“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综合承载方式,初步建成搬迁配套现代农业园区147个,2万余搬迁对象就地就近务工增收或通过土地林地流转、入股获得分红。
      同时,汉滨区还积极培育特色增收项目。创新“搬迁户+”模式,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搬迁群众参与度高、增收潜力大的特色产业,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利用搬迁安置社区门面房,在大河金仓等19个社区建立了电商运营服务点,引导搬迁群众通过“搬迁户+电商”模式提高收入。利用搬迁安置社区楼顶、周边土地资源,采取政府扶持、农户入股、企业运作的方法,建设光伏发电7.26兆瓦,通过“搬迁户+光伏”模式让搬迁群众得到稳定分红。
      利用搬迁安置社区紧邻园区、景区、街区的优势,在大同恒大新天地、县河红升等社区融入民俗、农业种植体验园、农家宾馆等特色休闲产业,通过“搬迁户+旅游”模式引导其从事三产服务业增加收入。通过综合发力,让搬迁群众过上了“园区稳定分红、楼上稳定居住、楼下稳定就业”的新生活。

     社区更精致生活有品质
      在谭坝镇松坝社区只要说起程爱民,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程爱民因年少时患骨髓炎,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右下肢瘫痪,多年来不得不依靠老父亲和老母亲照顾生活。他也是一个好强的人,曾多次试着出门务工、做小生意,但最终都失败了。这一度让他心灰意冷,家住在深山里,也没有人一起说说心里话,常常独自坐在门口唉声叹气。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程爱民一家搬迁到松坝社区集中安置区。
      “原来住在高山上,脚力快的得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现在的社区,再搭顺风车才能到镇上,我腿脚不便很少出来看外面的世界。”程爱民说,“现在社区卫生院、学校、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样样俱全,父母看病也方便,闲时间锻炼锻炼,看大家唱歌跳舞,一起聊聊天,心里敞亮多了。”自从搬到新社区,了解信息的渠道多了,程爱民也找到了工作,舒适的环境使他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以前那种自卑心态早已烟消云散。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我们根据全区政策要求和搬迁户需要,在安置社区配套了完善的水、电、路、网等基本生产生活附属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提升社区居住、教育、医疗、服务四大功能,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的目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扶贫搬迁在改变贫困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必然改变他们子女的教育环境,防止贫困代际传递。”谭坝镇党委书记陈康玲说。
      与松坝社区一样,汉滨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所有搬迁社区主要道路及公共地带进行了适度绿化美化,先后实施环境环保项目122个,建立健全社区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制度及环卫管理机构,重点社区环卫设施及全天候保洁全覆盖,实现了社区内外干净整洁、温馨舒适,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同时,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根据安置社区类别和规模,采取城市社区模式、村级“两委”协调运转、组建社区服务机构等多种管理服务体制,确保搬迁社区事事有人管、件件能办好。在已建成的164个搬迁安置社区建立党支部,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纠纷排解、环境治理、治安联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原籍与现籍管理空缺问题。鉴于搬迁户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料仍在原籍,管理服务却在社区的现象,按照“社区管理房和人,原籍管理地和林”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划分两地管理职责。落实“一户一档”精细管理,对贫困户、残疾人和“三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建立困难需求台账,持续跟进干部包帮、产业帮扶、社会保障等措施,开展全方位的关怀和帮助。
      在文化建设方面,扎实推进新民风建设,引导社区搬迁群众崇德向善、团结和睦、明礼诚信、弘扬新风,在有条件的社区配建红白理事馆,设立红白理事会,引导节俭风气。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五好文明家庭”表彰活动,编印《新民风训言》,助推移风易俗,营造和谐环境。
      通过统推进社区功能完善、文化提升、服务配套工程,推动全区200户以上的安置社区实现以“新环境、新服务、新产业、新民风、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五新社区”创建工作全覆盖,培育出恒口雷河、谭坝松坝、县河红升、大竹园七堰等一批示范社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大大增强,开启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扶贫搬迁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迁,从山村到城镇,从散居到社区,无论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还是文化心理,广大农民都将经历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变迁中,汉滨区各级干部埋头苦干、积极作为,纵然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完成了20余万人“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的历史任务,创造了“五新”社区创建、整组搬迁、“一院两制”等典型经验,在决胜之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易地扶贫搬迁“汉滨答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数十万群众已经告别大山,为了他们更加美好的生活,汉滨区加快补短强弱,制发了后续扶持发展实施方案和党建、产业、社会治理等15个专项方案,建立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库,涉及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等14大类554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7.5亿元。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即将启程的时代坐标上,汉滨区将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用大搬迁催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