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按照全市“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规划,重点突破,做强产业,全力打造“新型建材基地、富硒食品产地、山水园林县城”三张名片,全面推进三化进程,实现了首季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
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汉阴县积极应对,抢抓中省市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机遇,经济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经过安康市统计局评估认定,实现生产总值3.861亿元,同比增长17.5%。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37亿元,同比增长19.6%。
农业总产值达到19417万元,同比增长7.1%。汉阴县以打造三元瘦肉型生猪养殖基地县和良种猪繁育基地县为目标,坚持政策激励、典型示范,狠抓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技术服务、龙头企业四个关键,以建设月河川道30万头商品猪养殖基地为重点,坚持示范小区规模养殖与农户适度养殖相结合,推广“正大”技术,提高养殖规模和效益。继续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认真落实生猪产业发展扶持奖补政策,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秦龙养殖、联发科技、洞天养殖、汉双牧业等一批规模化养殖企业为龙头,带动发展一批养殖大户,促使我县一季度畜牧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97400头、3066头、10187只、33.63万只。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良好开局。该县从计划实施的98个项目中筛选确定了40个重点项目,分为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社会事业、实事建设四大类,每类各10个,总投资32.6亿元,2009年投资计划为17.5亿元。一是10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汉(阳)双(坪)、平(梁)酒(店)通乡路改造、15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南水北调水土保持工程已全面开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土地整理等项目完成招投标等工作。二是10个重点产业项目全面启动。金福海油脂技改扩能已启动厂房改建和新设备安装,7月底前可完工投产。秦鹏富硒食品生产线和川陕魔芋食品加工项目完成设备安装调试,3月份已正式投产。三是10个重点社会事业项目进度加快。汉阴中学迁建已完成征地拆迁和总体设计,职教中心、城关二小、4所灾后重建学校建设已全部动工,6月底前将完成主体工程;17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已开工5所,其它12所已在3月份全部开工。四是一批重点市政工程扎实推进。泰和桥、人行景观桥已开工建设,新民街等老城改造工程已启动实施,北城街东延工程已完成招标工作,龙岗生态公园千步梯牌楼、尚德亭、凤凰亭等工程可在6月底前建成投用。1季度城镇固定资产合计完成12280万元,同比增长116.0%。
工业经济呈现突破发展的良好态势。“十天”高速公路、西康铁路复线、襄渝铁路复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移民扶贫搬迁等各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对水泥、墙体建材、炸药等产品的需求迅猛增加。以汉源建材、鹏远建材为龙头的水泥、砖、瓦等建材企业生产兴旺。规模以上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通过领导包抓、驻厂帮扶、贷款财政贴息、促进银企合作等措施,庆华化工、亿兴硅业、汉源水泥、中昌管业、金福海油脂等20户企业产销两旺。3月底,新增正阳商贸、中坤建材、中昌管业、金福海油脂、秦鹏食品等5户企业为规模以上企业,净增工业产值4340万元,拉动全县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1季度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67亿元,同比增长65.1%,占全年任务的22.1%。
扩大内需成效逐渐显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16331.1万元,同比增长19.89%。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十天高速公路汉阴段投资进度加快,恒口至蒲溪段年底前要建成通车,预计十天高速汉阴段今年投资将超过10亿元,有力拉动我县货运周转量成倍增长;城乡收入持续增加。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08元,较上年增加205元,增长25.6%。单位从业人员较上年同期增加513人;在岗职工8626人,较上年同期增加530人,劳动报酬较上年同期增加11655千元,增长34.5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增长34.7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