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为确保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经常化,我县建立健全了三项工作制度,营造了有位必先有为的浓厚氛围。
一是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县委成立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明确乡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为主要责任人,县委组织部建立了大学生“村官”的档案,及时掌握和记录他们的工作、学习、考勤、奖罚情况。每月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汇报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及时总对经验,查找不足,提出解决困难的办法。
二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把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纳入全县干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之中,注重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党性教育、宗旨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教育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基层一线,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结合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工作需求,要求所在乡镇党委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让他们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尽快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是建立三级督导制度。县委组织部定期不定期督查乡镇党委对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并把督查和抽查结果作为年终乡镇党委考核的重要参考内容;乡镇党委要定期入村督查,重点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展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到岗到位情况等进行督查;各村支部书记做好平时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作风等情况的督查。针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进行积极正面引导和教育,使他们能够扎根农村,安心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平利县“三个瞄准”助推新农村建设[ 11-11 ]
下一篇:石泉县三措并举强化电教设备管理[ 11-11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