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创建质量强县 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殷海洋 樊星 梁沛 时间:2019-04-30 08:23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平利县位于陕西东南部、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1镇137个村6个城市社区,总人口23万。“十二五”末,全县有贫困村7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8个,贫困户18507户、贫困人口44811人,贫困发生率22.4%,属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省级贫困县。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平利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积极申报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将质量强县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9.3亿元、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0元和10668元,分别增长8.5%和9.5%。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四次排名全省第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移民搬迁、社区工厂等扶贫经验得到中省充分肯定和交流推广,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教育强县和县城建设先进县、质量之光全国十大质量魅力城市等多项称号。
      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中,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质量强县”发展战略,围绕经济、产品、工程、服务、环境五大质量元素,弘扬“三苦三真”精神,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及主导产业,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模式。
      坚持生态立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探索出了“生态保护+美丽乡村+特色旅游”的生态扶贫模式。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把提升环境质量作为治本之策。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程,积极开展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全面实施城镇垃圾、生活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300天以上,境内河流水质始终保持在II类以上,环境质量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积极实施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着力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标准引领,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各项工作。制订发布《平利县美丽乡村标准规范》地方标准,并参与《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制定工作,按照“一城十镇百村三十个新型社区”的总体布局,严格标准规范、统筹规划设计、捆绑资金项目、落实部门责任,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龙头、三里垭两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平利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生态保护、美丽乡村、特色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让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让群众充分享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红利”,实现农民稳定增收。按照“一城三线八景”旅游布局,持续推进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开发田园风光游、农耕文化游、茶乡风情游,天书峡、长安硒茶小镇、龙头旅游新村分别成为国家4A、3A级景区,女娲山、桃花溪、琵琶岛、正阳大草原、芍药谷成为深受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的扶贫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土特产,培育了一批乡村驿站和特色农家乐,使群众就近就业、产品就近转化,把“绿水青山”变成了贫困户的“金山银山”。平利县正阳镇龙洞河村村民李自祥因残致贫,家中两人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借助正阳大草原旅游开发的契机兴办农家乐,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致富。2018年,全县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9.03亿元,增长7.4%,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5.2%、18%。
      坚持产业兴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探索了一条“公司+农户”、“社区工厂+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
      始终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抓手,把品牌建设作为扩大平利产品知名度的载体,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实施茶饮产业一业率先突破,不断扩大基地规模。落实放管服各项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制定奖扶政策,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促进主导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各类园区,不断提升产业管理经营水平。2018年,全县仅茶园面积就达到23万亩,茶饮产品年产量1.28万吨,实现产值13.6亿元。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6家,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农业园区6个。
      开展质量攻关行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科技成果,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提升平利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对外知名度。制定发布《女娲茶标准综合体》、《绞股蓝茶标准综合体》2个陕西省地方标准体系,严格落实标准化种植、生产、加工,确保产品品质,“平利绞股蓝”、“平利女娲茶”先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利绞股蓝”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并被人民网评选为“最受网友欢迎产品”。“平利女娲茶”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联合评定,品牌价值评价结果达到28.07亿元。
      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采取以土地租赁、劳务用工、入股分红等形式,把贫困户嵌到产业链中,带动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一批贫困户在能人大户的带动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产业联盟等形式壮大了主导产业,全县215家市场经营主体对接11236户贫困户,一对一签订五年帮扶协议,与市场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
      在农村社区、移民安置点兴办社区工厂,建成了一批毛绒玩具、电子元器件、土特产加工的社区工厂,全县社区工厂达到83家,提供就业岗位3634个,实现了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批贫困户通过成为产业工人稳定脱贫,平利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心工程·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公益项目试点县,并被列为全国精准扶贫经典案例,并被评为“2017年精准扶贫十佳典型”。
      坚持质量强县,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探索了一条“质量提升+经济发展+民生工程”的质量扶贫模式。
      始终把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着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质量提升带来的发展成果。
      积极开展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工作,自2016年获批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完善考核体系、落实经费保障,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各职能部门,按照任务分工,突出工作重点,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全县整体质量发展水平。各生产、服务企业,建立健全标准生产体系,导入先进管理模式经验,提升企业质量管控水平,增强平利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开展创建质量强县示范县工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升级进位,2017年,全省县域经济监测显示,平利排名第24名,较2016年前进8位,营商环境排名全省第17位,位居全市第一。
      在推进脱贫攻坚“三保障”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注重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承载能力,保障住房建筑质量安全。在教育扶贫方面,以创建全省教育强县为契机,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惠民政策,实施名师名教工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全县4661户5489名贫困户适龄子女全部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建档立卡家庭无一户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在医疗扶贫方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开展二甲医院复审和优质医院创建工作,县级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全覆盖,落实健康脱贫“五重保障”政策,全县贫困人口参合率达到100%,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80%,“一站式”结算达到100%,贫困人口不在因病返贫。在安全住房保障方面,重点对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工程,实行全过程、无缝化质量监管,打造安心工程,全县易地扶贫搬迁13649户、危房改造699户,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坚定不移走质量强县发展之路,用高质量发展保护绿水青山、用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用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工程、用高质量发展增强群众幸福感、用高质量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平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探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骞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