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融入提升六大行动》获得国家发改委肯定并刊文推广

    作者:何祥光 时间:2018-11-29 09:32 来源:白河县 字号: 打印

      近年来,白河县扎实推进人岗精准对接、服务精准对应、权益精准保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融入提升六大行动和配套措施,全面提升“实际入住率、稳定脱贫率、旧宅腾退率和搬迁融入度”。日前,国家发改委在《十三五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指引》(第35期)印发专刊推广白河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融入提升六大行动。
      实施集中安置提升行动。紧扣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和移民搬迁专项安置规划,引导搬迁人口向集中安置区迁移、基础设施向集中安置区配套、公共资源向集中安置区配置、产业建设向集中安置区集聚,不断增强城镇社区承载吸纳能力。坚持在每个移民社区配套建设“一个服务中心、一个文化广场、一所小学、一个幼儿园(托儿所)、一个卫生室、一个新社区工厂、一个便民超市、一条公交线路”。在搬迁数量达到半数以上的村组,试点整村、整组、整流域集中搬迁。同时,选择10个基础条件好、人口规模大、辐射带动面广的社区,集中开展移民搬迁特色小镇创建,努力把移民社区打造为搬迁群众的幸福家园、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
      实施产业发展提升行动。以建设一个搬迁安置社区、配套一个农业园区、兴办一个社区工厂、组织一批劳务输出、培育一批职业农民的“五个一”为载体,建设充分就业社区。引导工商企业、高校毕业生、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0多家,带动发展木瓜14万亩、核桃8万亩、茶园6万亩,生猪16万头、家禽60万羽,并探索出“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变工人”的天宝模式。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搬迁社区创办新社区工厂,探索出“还山上生态林、建山下新社区、办社区新工厂、育时代新农民”的产业就业模式,全县29个100户以上的新型社区共配套55家社区工厂,可吸纳就业5000余人。深入开展创业就业、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76万人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1.09亿元,年劳务输出6.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3.3万人。
      实施搬新拆旧提升行动。编制全县《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土地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制订《旧宅基地腾退复垦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明确到2020年完成3.3万户2.6万亩腾退任务,2018年可完成7000余户4000多亩腾退任务。积极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017年已向安康高新区流转380亩,收益3112万元,2018年在自然资源部备案1285亩跨区域交易指标,可实现收益3.86亿元,将收益重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和智慧社区创建。
      实施新民风建设提升行动。大力开展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在移民社区普遍建立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居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扎实抓好移风易俗、文明创建、依法治理等工作,做到“好人好事有人赞,歪风邪气有人管”。整合县内各种培训资源和力量,深入推进“新社区•新农民•新技能•新风尚”主题培训,文化部门牵头组织送文化政策下乡和惠民演出,民政部门牵头建设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妇联组织开展家庭妇女培训,共青团组织创办社区少儿之家,全面改造群众生活方式,促使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加速由农民向市民转变。
      实施社区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按照村改社区、村管社区、集镇社区、园区社区、联建社区5种类型设置移民社区,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物业服务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管理服务机制。为解决人地分离权益保障问题,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社区服务房和人”的思路,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实行分类管理。搬迁入住社区负责低保、新农合、养老保险、民政救助、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子女入学等管理服务,原户籍所在村负责退耕还林、种粮补贴、土地林地确权登记和承包流转及征用、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等管理服务。
      实施党建引领提升行动。坚持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的组织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深入实施“支部+X+贫困户”党建提升行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能人聚在产业链、党员示范在产业链、贫困户增收在产业链”,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推行社区“党建+”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党支部”作用,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