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行业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民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找准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弱项,持续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对近年来全市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项调研,发现部分县区、镇村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思考,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关于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人才队伍现状
截止2019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27个,编制床位数15298张、实有床位数17405张,卫生工作人员243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012人,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数5860人、执业护士数782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342人,研究生学历325人,博士学历5人,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32人。
二、关于全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着人才队伍建设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结合不够紧密、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未根本消除等问题。主要体现在:
1. 总量不足。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和群众健康需求的增加,医疗卫生单位业务量大幅增长,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我市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比例低于全省8.48的平均水平。
2. 结构不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组对比数据:安康市中医医院在职职工1496人,研究生学历以上126人,大专及以下学历占21.5%,副高及以上职称183人,执业医师510人;岚皋县全县专业技术队伍847人,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技术人员占89%,仅1人为医学研究生学历,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44人,执业医师116人。这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全市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专业结构上看,基层普遍缺少临床医生及放射、检验、麻醉等专技人员;从学历层次看,高学历人才比例较低;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人才较少;从人员分布上看,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县镇村基层各类卫生人才比较短缺。
3. 能力不强。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比重低。比如市中医医院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有126人、占8.3%;具有高级职称有183人、占12.7%,中级职称有241人、占16.7%,初级职称有1017人、占7.06%。另外全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仅有5人,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省“三五”人才等专家名额少。由于高技术人才稀少,导致医学科研攻关能力不够强,省级以上的科研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现状如此,县镇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更是艰难。从近年来医疗质量安全事故、医患矛盾纠纷的问题中分析,也表明我市医疗卫生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服务能力还不高。
4. 机制不活。受人事管理体制限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人事调配权力有限,卫生技术人员调配困难,部分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配置不合理,人才紧缺和人才浪费(专业不对口)现象并存,有效激活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还存在政策、体制和机制的瓶颈。一些医疗卫生单位忽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绩效管理,关心培养、奖惩激励办法不多,还存在吃“大锅饭”问题。
三、关于切实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及办法
(一)以培训培养为基础,提升医疗卫生人才整体素质。一要注重人才全员培训。全面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培养工程。每年选派市级学科带头人到国(境)外深造,市县级业务骨干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县镇级医师到市县医院、镇村级专业技术人员到县镇进修学习和培训。二要注重拔尖人才培养。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为契机,加快建立卫生健康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三要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将医疗卫生系统人才参与培训培养与上岗、聘任、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提高在岗人员培训深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招聘引进为途径,发挥高层次人才的领军作用。一要主动上门招才。利用省政府实施的“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本科生”、安康市大力吸引人才人口等政策,制定我市人才招聘计划,与人社等部门积极配合,组织医疗单位到省内外医学院校开展招聘。二要广纳群贤引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特聘名家名医定期到各医院坐诊。定期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家知名专家来安授课交流。三要利用政策借力。借助中组部、团中央西部博士团选派优秀人才支援西部建设机遇、国家及省上对口支援政策,拓展市县区医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三)以改革创新为抓手,破解医疗卫生人才发展瓶颈。一要改革编制管理。打破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按照现有市、县级公立医院实际床位数,核定医院工作人员总量,报同级编制部门实行备案管理,解决公立医院在人事编制、职称晋升、选人用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在职人员在人事编制、职称晋升、薪酬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平等待遇,调动医务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二要开展订单式招聘。为缓解基层卫生人才匮乏的问题,实行政策倾斜,为订单式医学生提高政策优惠,为全市基层卫生院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三要拓宽管理人才培养渠道。选派县区卫生健康干部到市卫生健康单位上挂锻炼,选派市级卫生健康单位干部到基层卫生健康单位下派锻炼,推进各层级单位之间、干部职工之间的沟通了解和支持,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提升系统内工作效能。
(四)以宣传激励为导向,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一要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在行业内积极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发掘、发现先进人物,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见贤思齐,奋发有为。二要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在全市医疗机构推行竞争上岗,公开竞聘科主任和护士长,促进优秀人才合理流动,实行人才最佳配置。三要改革收入分配方式。全面落实“两个允许”,实行绩效工资分配,提高一线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激励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内生动力。四要落实优惠保障措施。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统筹政策为引进的人才学习、进修、工作、生活、个人发展等方面提供便利,确保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光。
(作者单位:安康市卫健委;李诗贵系市卫健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