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泉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作者:刘小强发布时间:2020-04-10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在总结“十三五”石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编制好全县“十四五”规划进行了研判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一、当前发展环境的基本判断

  经过“十三五”发展,以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丝绸服装、装备制造为主导的长效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铺垫的一批骨干项目潜能加速释放。随着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乡村振兴、生态补偿、丝绸之路经济带、石紫岚经济带等战略深入推进和石宁高速路、云雾山旅游开发、金蚕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将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我们也面临经济自身活力不足,市场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服务业占比不足,公共服务能力较低、项目后继乏力等问题,所以“十四五”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二、“十四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353”的战略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更好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为我县“十四五”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基本原则。一是立足县情,科学谋划。系统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目标任务,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社会治理、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目标和指标,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创新动力、要素活力,突出绿色循环发展,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开发与保护、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优化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结构,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套机制”的三规融合思路,积极推进“三规合一”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划定我县“六条控制线”,将发展与布局、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强化规划的约束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三是功能定位,协调发展。按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示范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实现点状开发重点城镇和园区、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三类功能区协调发展、功能互补、各具特色。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市场与政府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种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科学配置资源、强化公共服务等领域规划指导;四是民生为本,成果共享。坚持走以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通过模式创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增收途径,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和促进协调发展等内容,实现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相统一,积极探索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的具体路径和举措,使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五是公众参与,多方衔接。坚持集思广益、开门搞规划,强化规划编制工作的公开性、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使“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全员参与、凝聚智慧、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要加强与中省市县各类规划以及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衔接,推进规划科学化、精准化、规范化。

  3、发展方向。通过深入实地,掌握了解情况,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和条件,科学预测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实现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实现新型工业、城镇建设、全域旅游、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五个新跨越”,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公共服务能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改革开放水平、社会管理水平“六个大幅提升”。

  4、工作开展。为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前期相关工作,县发改局围绕“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3个清单,征集需纳入中省市“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159亿元。围绕总体要求、编制任务及实施步骤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要求、编制任务及编制时限,确保各类规划编制一体化推进,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政策、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三、“十四五”规划编制要点分析

  一是要坚持“三个必须”:必须突出发展规划的统领性作用。注重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增强指导和约束功能,体现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及规范化;必须由虚转实,注重发展质量。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现代化建设”为要求,从五位一体出发,系统谋划;必须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以“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为抓手,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二是要把握“四个重点”:重点做好总结评估。对“十三五”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客观准确把握县域所处发展阶段及特征;重点做好县域瓶颈问题的解决。致力于打破制约县域发展的瓶颈,找准突破发展的切入点、解决核心问题,发挥战略导向作用,确保高质量发展;重点突出县域自身发展特色。寻找县域与其他地区的异同,挖掘其发展价值,准确把握其发展特色,并在规划中突出县域特色;重点把握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既要考虑未来发展和环境变化,又要切合县域发展实际,稳步推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体现“五个创新”:体现全局式、战略性的规划新视角。要有长远的战略性思维,要有全局式眼光,同时要有务实的作风;体现以提升经济产业健康度为核心的规划新重点。更关注产业发展的健康度,防止产业空心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兼顾发展导向与风险导向;体现打造价值共同体的规划新愿景。要更加注重协同作战思维,寻找区域的抱团发展模式,精准定位、协同创新,以打造价值共同体的思路谋划自身发展。

  四、“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按照中省市“十四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梳理确定我县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阶段划分、主要内涵及核心路径等方面的内容。

  2、“十四五”主要经济指标体系。围绕阶段性目标,构建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标体系。

  3、虚实“两个空间”整合。在实体空间布局、提高产业发展质效的同时,更加注重虚拟空间的渗透与利用,包括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现虚拟和现实空间的高度互动、合理管控,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4、区域融合发展。区域发展如何更加紧密的融入区域发展,包括融入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带等。

  5、底线约束。合理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控制好发展速度、就业、居民收入、社保等发展底线及落实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的生态底线和各类风险防范的安全底线等刚性约束。

  6、深化改革。“十三五”时期的改革试点经验必将进一步推广。创造新供给和释放新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进落实能源、产权等关键领域改革。行政审批改革基本完成,数字化审批将基本实现,政府行政效能与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

  7、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围绕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融合化、平台化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旅游+、健康+等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融合创新、转型升级。强化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基础产业。布局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装备、新一代通讯技术、精准医疗、生物技术等产业热点领域布局发展。

  8、产业“引擎”培育。电动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产业化普及、互联网-物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对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需求、健康消费升级带动的生物技术和健康产业发展等将成为“引擎式”的重大产业驱动力。

  9、应对消费升级需求。应对消费品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消费方式由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消费需求的高端化、个性化、定制化特征日趋明显,聚焦培育发展新零售、新体验、新业态创新。

  10、园区承载能力提升。产城融合、创新驱动、新产驱动将成为主要特征,加快打造园区载体平台建设。具有产城融合特征的产业社区、产业新城、产业综合体等载体将成为创新经济的主要承载平台。

  11、空间优化提升。生态红线、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几条红线约束进一步强化。五年规划、国土规划、城市规划、生态规划将深度整合,一张蓝图干到底。围绕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市场准入放宽、项目准入收紧、节能减排与生态经济等,将成为配置资源、评估项目的关键依据。

  12、公共服务新需求供给应对。具体应对包括“二胎”效应带来的中心城市教育、医疗等供给扩量需求;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健康、养老、医疗、福利、社会照护等服务的转型;应对消费升级和品质提高带来的公共空间、运动设施需求的增加;应对提升文化自信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供给的需求增加。

  13、创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法治社会建设逐步深化。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和手段,应对主体意识提升,食品、医疗等安全关注,道德约束和社会信用强化及社会救助等需求新变化带来的社会治理新挑战。应对实时、交互、快捷、高频的“微时代”,网络社会与虚拟社会空间与现实社会高度互动网络社会治理。应对金融风险及新型社会风险,构建安全体系。

  14、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六次产业,推动城乡服务均质化,实现城乡互动可持续发展。

  15、生态经济升级。围绕推动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进入到生态经济的转化,加速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加强生态准入,强化生态治理和管控,建设美丽石泉。

  五、把握措施技巧

  1、准确把握阶段发展特征。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江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机遇,切实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分析研究,充分吸收“十三五”时期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准确把握新常态,为科学编制规划奠定良好基础。

  2、深入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重点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产业培育、结构调整、要素保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为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积极策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支撑。要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按照弥补短板、壮大优势的原则,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等领域,策划包装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形成“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争取将重大项目特别是需要国家和省市审批、平衡和协调的重大建设项目纳入中省市“十四五”规划,为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提供支撑。

  4、认真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突出总体规划纲要的战略性、指导性,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制定差别化发展目标,强化空间布局和约束功能,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主要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任务、优势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布局、保障改善民生等内容,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任务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既要提气鼓劲、尽力而为,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5、做深做实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改革以及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和争取上级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重要依据。要按照“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和薄弱环节,组织编制重点产业、特定领域专项发展规划,使之成为指导该领域发展、生产力布局和政府投资方向的重要依据。

  6、注重工作创新。建立完善民主参与、衔接协调、论证咨询、公示听证、公布评估等有效的社会参与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使规划编制过程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形成共识的过程。注重规划理念与方法创新、规划内容与功能创新,突出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确保规划编制不越位、不缺位,防止“百规一面”。

  (作者系石泉县发展和改革局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