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2001期/脱贫攻坚/内容详情

对汉滨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融合的调研报告

作者:政协汉滨区委员会发布时间:2020-04-10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汉滨区是两山夹一川、一区托“三区”的百万人口大区,随着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决战推进,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城乡要素深度融合,全面振兴乡村,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战略措施。

  一、发展与成效

  (一)安全住房分类保障,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汉滨区是全省唯一贫困人口超过10万的深度贫困县区,有贫困村23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88万人。为了让所有贫困户最大限度分享扶贫政策红利。按照贫困户住房核查认定精准;集中、分散、危改户住房分类对接精准;政策落实和设施配套到位精准的原则,统筹分类解决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汉滨区共规划新建了千户万人大社区22个。截止2019年一季度统计,集中安置2.07万户、6.84万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率达到93%。分散安置0.4万户、1.51万人,危改5181户、2.83万人,0.6万户1.73万贫困人口通过搬迁而脱贫,妥善解决了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特困群众的住房问题。

  (二)“三变”改革改出新特色,优势产业弯道超车成气候。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产业兴旺是重点,是前提,是根本。区政府面对4.1万户12.87万人的脱贫任务,提出了“党委政府主导,以企业(合作社)为龙头,以产业为平台,以股权为纽带,以农民为主体,以小康为目标,全域规划引领、民间资本撬动、园区社区融合、文明生态一体”的总体思路。通过牛蹄镇和县河镇牛岭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试点施行。截止2018年底,汉滨全区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300多个,4.58万户12.9万农民通过入股合作经济组织变为股民,其中贫困户1.92万户5.31万人。整合流转土地30.5万亩,启动建设了瀛湖镇瀛天核桃、双龙镇汉水韵茶叶、建民办忠诚蔬菜、洪山镇健醇油茶、大河镇尚硒蔬菜等115个农业园区,实现产值17.6亿元,累计带动贫困户18950户54095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34599户、126657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4.6%降到9.29%。

  (三)人财物要素向扶贫一线集结,水电路民生设施得到改善。在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上,按照“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要求,分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入住后的生产生活需要。全区已建成的28个千户以上社区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网,学校、卫生室、文化室、物业管理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到位,子女就学、小病医疗、基本购物、休闲娱乐不出社区就能得到解决。完成入住后,先后启动了16个镇办的旧宅腾退复垦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腾退土地8000亩,3万余名搬迁群众获得腾退收益。在道路建设上,多元投资,把项目资金向贫困村集中。如:早阳镇2018拓宽改造硬化乡村公路120公里,实现了早阳、共进、丁河、前进、包河五大片区公路互联互通、村与村、组与组互联互通。在解决安全饮水方面,统筹项目资金办大事,管长远。如:关庙镇引黄石滩水库水入关庙集中供水站,解决辖区9个村2万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包湾村投资700多万元,把汉江河的水经过二级动力输送,将净化水送到山顶龙兴寺,解决了长期困扰景区群众吃水困难的历史。

  (四)社区工厂迅猛发展,成为搬迁户就业增收的引擎。2017年,安康市宝云服饰有限公司首个社区工厂在关庙镇金星村落地开张,该公司先后在小关、七堰、县河、坝河、瀛湖开办5个社区工厂,为香港、深圳、欧洲等地订单式加工服饰、手套、工服、毛绒玩具等市场销售份额较大的工业消费品,1000多名妇女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新格局。社区、大市场、新产业,有效破解了移民搬迁群众离地生存发展的难题。为汉滨社区工厂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截至4月底,大竹园镇七堰社区琪可萌工艺品厂、洪山镇兴隆社区乡品毛绒玩具厂、县河镇红升社区美思琪毛绒玩具服饰厂等48个社区工厂先后投产,总投资1.43亿元,解决就业人数4816个,预计年总产值可达到3.2亿元。新社区工厂正以星火燎原之势成为汉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成为支撑当地贫困群众增收的支点和希望,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二、问题与原因

  (一)民生设施建设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短板。为决胜脱贫攻坚,全区项目资金倾斜贫困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绝大多数村的水泥路只有3.5米宽,悬空短板、破破烂烂,通行能力差,甚至没有通组连村水泥路,如:关庙镇东站村十组、十一组,400多民群众出行依然是乡村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人畜安全饮水危机四伏,多数村的人饮工程都是小型工程,没有深水井,多数取于地表水源,到了枯水季节,安全饮水无保障。用电供需矛盾突出,农村用电普遍告急。主要原因:一是投资不足,发展滞后。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如论是“大配套”还是“小配套”,电力设施配套被边缘化。二是受端滞后,供力不足。随着农村人口布局调整和群众生活方式改变,用电需求成倍增长,昔日的用电平衡格局被打破,给农村电网建设带来了新课题、新问题、新挑战。如:关庙镇大垭村,安置社区建成后没有配电设备,只好从原线路拉线用电,农网改造项目实施已满三年,新旧变压器不能转换对接,一到用电高峰,不少农户不敢使用家用电器,空调带不起,电视看不成,饭菜做不成。三是体制瓶颈,管理乏力。汉滨区是一个占全市三分之一的百万人口大县,然而没有区级服务千家万户的电力服务管理部门,全区综合性电力服务业务放在市供电营业厅,营业厅只管收费和办理一般用电业务,各镇办的电力发展业务联系没有职能齐全的对接部门,办事不方便,而且用电立项审批要找省国电公司解决,基层无能为力。

  (二)环境综合整治任重而道远。农村旱厕和粪污乱倒直排较为普遍,直接危及人畜安全饮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套用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区处理的城市垃圾处理模式,但运行成本较高。一些经济条件差的村庄未按要求配备保洁员,环卫费开征难、经费无保障,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成问题,大多数村庄都没有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少数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泼乱到屡禁不止,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禁烧屡禁不止。过去缺乏长期发展规划,更缺乏农村规划建设的管理机构和制度,农民违章建房、侵占公路、堵塞交通,村庄景观杂乱、居住环境恶化、有新房无新村,给排污、道路通行、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农业基础脆弱资源荒废。由于务农收益与外出务工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导致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普遍不足,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水田资源荒废严重,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水利设施损毁严重,种植业几乎靠天吃饭;二是基层农业技术干部转岗跳槽,农技推广举步维艰,农业管理粗放,存在新品种老办法,亩产量年递增比例甚微,种地效益低下;三是务农劳动力短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由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转移,土地基本都留给家中老人或妇女耕种;四是种地效益低,农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和收入需求弹性都较低,粮食生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造成增产不增收。

  三、对策与建议

  (一)适度分散小集中安置,解决群众生活后顾之忧。秦巴山区域或城镇周边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就地分散建房、小型集中安置社区,易地搬迁大社区不受拆迁户和贫困户青睐。新建起搬迁社区和避灾搬迁社区,占半数住户,主要依靠到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打工维持生存,社区房常年铁锁把门。仅有部分住户为孩童上学,让老人或妻子留守照顾;而这部分留守人员,也经常是两边跑:搬迁社区住住,老家房子住住。靠近城区10—20公里范围的社区,搬迁户至少有3处栖息地:老家、社区、城市出租屋。社区入住农民无菜园,不能养鸡鸭,不能养猪牛羊。基本生活来源无保障。特别是城镇郊区的重点建设拆迁户,多数都有承包地,如果一律赶农民上高楼,剩下的土地怎么种?农具存放、粮油凉晒、基本的生活资料来源怎么解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此,适度分散建房或因地制宜规划小型集中安置社区是解决搬迁户的长久之计,也是让后代记住乡愁的选择。

  (二)深入推进三变改革,解决经营体制瓶颈之忧。通过“三变”改革实践,是解决土地资源撂荒,实现土地分散到集中,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只要找准了自身发展短板和具备的优势,选准路子,将各类资源以股份化形式纳入“三变”体系科学统筹规划,使其成为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转换器”和从“一无所有”到“无中生有”的“点金术”,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篇大文章,更多的释放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

  (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解决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之忧。如何解决水电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这一突出短板,关键是要搭好投融资平台。政府把规范合规的投融资平台规划好搭建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把产业业态发展好,再引入融资企业和经营主体,引导成立各种合作社,带动农户入股参与发展产业,集体资源调动政府资源,政府资源撬动社会资源。政府是农村资源和社会资本的“双面胶”,既主动对接农村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又搭建投融资平台,打造投资价值洼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牛蹄镇依靠三变改革融资平台紧紧抓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牛鼻子,打造了牛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说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是伸手向政府要项目要资金才能解决。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其次是要处理有机构和人来办事的问题,建议设立供电汉滨公司,全面协调建设汉滨电力设施。

  (四)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无钱办事之忧。要在推行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的基础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变过去过分虚化集体所有权而做实使用权的做法,改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集体所有权唯一实现形式的做法,在法律上和实务中更加重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相互关系,并在法律上解决集体所有权的保护和权能实现问题。就价值层面而言,集体所有权更加重视整体效率的价值,家庭承包制这种小农经济注定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富裕、农村小康,原因是小农经济效率低下,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民不通过联合的方式难以实现富裕小康。从华西村、南街村等富裕村庄来看,大多是将集体土地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的。通过集体的统一经营,有力地摆脱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的分散和弱势风险,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在政策上对集体所有权特别是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重新架构,对相关利益方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

  (五)加强信贷扶持力度,解决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之忧。目前,全区通过三变改革和三个示范区引领,产业发展虽然形势喜人,但受资金投入的限制,产业链条短、规模小、质量低,需要加大信贷扶持力度,解决微小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招商,招强商带动龙头企业发展。用好用活金融扶持政策和扶贫基金。

  (六)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重点解决“人走戏散”之忧。产业是兴村富民之本,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转型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如:关庙镇老龙村、唐淌村养殖户家家种草、户户养牛养羊,形成了“草畜联动,种养循环”产业,并建成了全省第一个专业农民实训基地。后期应从制度上保障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于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不能因为倡导该产业的领导和产业带头人变更而人走戏散、改弦更张,不能换一任领导就换一个产业。在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基础上,着眼长远,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要根据资源禀赋、发展环境的差异,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地构建具有乡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产业体系,既拓宽农民于本地就业创业的途径,也厚植形成品牌优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土壤,促进农村的人力资本积累、人才培养,带动智慧、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聚集。要注重特色发展、绿色发展、长远发展,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保障产业发展可持续。

  (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农民养老之忧。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填平城乡居民社保差距的长远规划和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农民养老之忧。要抓实抓细基层党建和乡村组织建设,改善部分地区村干部低学历、老龄化现状,探索“三农”特岗生定向培育选拔机制,创新乡村人才周期培训制度。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公共服务向乡村转移,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人居环境、交通、水电暖等基础设施条件,让美丽宜居的乡村留得住本土人才、引得来优秀人才,培育内生动力,平衡城市“虹吸效应”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要支持乡村互联网建设,让农业大数据走进乡村第一线,为完善精准扶贫、智慧扶贫、扶志扶智机制提供现代化服务平台。同时,要以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使公共政策对于不同地区农村和农民的差异化需求作出有效回应,并为农村和农民不断产生的新需求预留增量空间。

  (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重点解决矛盾困扰之忧。一是要下大力气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重点促进乡村良俗公序的持续完善。促进“三治”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制定实施村规民约是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的民间组织自治作用,依靠自治“内消矛盾”,这一过程要充分贴近农村的生活实际,体现农民的意愿,通过群众的积极参与,强化自治、自管、自律。依靠自治“内消矛盾”、强化法治“定分止争”、弘扬德治“春风化雨”的有效方法解决基层信访矛盾堰塞湖问题。二是处理好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平衡问题。目前政府对贫困户给予众多优惠政策,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水平,但周边一些非贫困户尽管收入水平并不比建档立卡户高很多,但却与优惠政策无缘。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用多种手段处理好这一问题,保证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三是重视农村人才的培养。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人才,农村老龄化程度严重,乡村尤其是贫困村依然缺乏回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青年人才。一方面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培养和培训,推动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等到农村、到现代农业一线去创业,壮大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