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905期/脱贫攻坚/内容详情

平利县产业脱贫工作实践及成效

作者:周 伟发布时间:2019-12-14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平利县产业脱贫工作紧扣年度减贫计划、脱贫成果巩固、面上均衡推进三大任务,着力抓好巩固提升,精准扩面,扫除盲点,坚持特色产业、主体带动、科技服务“三个到村到户全覆盖”,产业脱贫成效显著。自2017年以来,产业脱贫工作持续位于全省、全市前列,被提炼总结为产业脱贫“平利模式”。

  一、工作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全力推进,明确提出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八大重点任务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没有产业,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这个村的发展还是有问题”。首先,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最重要的举措。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平利立地条件较好,产业发展有基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先天优势。对一个县来讲,只有发展产业,才能积蓄长期持久、摆脱贫困的根本动能。对贫困群众来讲,支持他们参与产业发展,就等于为他们栽下了“摇钱树”,稳定脱贫就有了保障。其次,产业扶贫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等这些扶贫措施持久见效,归根到底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否则贫困户增收脱贫就成了“无源之水”。即使一时脱贫了,没有产业支撑,最后也容易返贫。第三,产业扶贫事关脱贫的持续性。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总而言之,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中最繁重的任务、最持久的战斗、最难攻克的堡垒,也是2020年全面小康这场脱贫大考中最关键的门槛。我们既要拧成一股绳、打好组合拳,更要攻其要害、用足关键一招,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致胜之道,作为加快发展、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二、主要做法

  产业精准脱贫的基础是产业,关键在带动,根本在机制。产业发展有它的自然规律,短的一两年,长的需三五年才见效,所以产业精准脱贫不能就当年抓当年,不能玩“节节龙”,必须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平利县结合资源实际,及早谋划,系统安排,对全县137个村进行全面规划,重点扭住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79个贫困村,全力抓好并实现了“三个全覆盖”。

  1. 抓特色产业,确保产业配置到户全覆盖。紧扣资源优势,做足特色文章,因地制宜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向特色要竞争力,向特色要生产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强”。平利县在实施产业脱贫、特别是产业精准配置过程中,重点体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群众主体。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主动听取群众的需求,按照“适宜什么产业推荐什么产业,有什么能力发展什么产业”的原则,帮助指导贫困群众选准特色产业,量身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做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二是坚持长短结合。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坚持产业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思路,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引导贫困户一手抓短平快项目增收,一手抓长效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确保每个贫困村发展1个特色主导产业,3-4个小众产业,每个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有1项长效增收产业。三是坚持精准施策。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注重因人因地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户一套帮扶措施、一户一本台账,让贫困户有产业、有措施、有目标、有帮扶人员,确保贫困户产业精准脱贫经得起看、经得起查、经得起验、经得起算。四是坚持持续增收。产业扶贫不能只顾眼前,不能只管当年,通过长远谋划,做到持续增收,确保贫困群众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重点要把握好贫困户长线产业界定,根据省产业办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贫困户主导产业类型,贫困户长线产业原则上要有一定规模、市场相对稳定、2020年之后仍可持续发展,包括一产、二产和三产,具体为以茶业、蚕桑、苗木、多年生中草药、种畜禽等种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业、小手工业、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农机、植保、物流、家政、农家乐、小作坊等其他服务业的二、三产业。其他定为长线产业的还有县域内产业链完整,且形成一定聚集度的产业(如绞股蓝、生态猪、魔芋、烤烟等产业);贫困户具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技术保障和稳定销售渠道的产业;贫困户连续经营三年以上,且效益显著的产业(如羊、牛,鸡等产业);贫困户嵌入经营主体产业发展链条,并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通过与经营主体签订5年以上协议,稳定带动增收的)。

  2. 抓主体培育,确保经营主体带贫全覆盖。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市场化农业必须通过市场主体来引领,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组织现代化的农业大生产。平利县实施产业脱贫的成功经验就是通过扶持市场主体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再把贫困户嵌入到这条特色产业链中实现增收脱贫。抓好了市场主体,就能带动一片;片片相连,就能带动产业,进而催生优势产业集群,实现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共促共荣。在抓主体带贫上,做到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每个省级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120户以上,市级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60户以上,其它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30户以上,分层夯实任务,明确底线要求。为保证市场主体带贫的可持续性,至少与贫困户签订5年的帮扶协议,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也不要急着脱钩。二是强化利益联结。坚持把共享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始终,创新贫困户、村集体、企业多方受益帮贫带贫机制,让贫困户和贫困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市场主体带贫不能简单的给钱给物,不能发救济,必须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对贫困户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劳务用工等方式,与贫困户形成稳定的产业帮扶共赢机制,带动贫困人口精准受益。是否真帮实扶,重点在“六看”(一看带动贫困户脱贫帮扶协议,二看产业精准脱贫明白卡,三看土地流转合同,四看脱贫增收台账,五看贫困户认账签字和帮扶干部认可签字,六看群众的满意度)。三是强化考核评比。对各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成效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全县通报,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公告,呈报县委、县政府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让扶贫抓得好的企业得表彰,让不重视扶贫的企业受谴责。四是强化政策激励。县上把带动贫困户作为经营主体今后项目资金扶持的前置条件和硬性约束,坚持把经营主体带贫成效与财政扶持资金、两权抵押贷款、扶贫支农再贷款“三挂钩”。对带贫成效突出的,推荐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脱贫功臣”,同时给予财政资金重点扶持,并在来年产业项目申报上优先考虑;对扶贫积极性较差的,取消当年财政扶持资金和次年其他项目申报。自2016年以来,县政府就相继出台了茶(绞股蓝)、生态猪、富硒粮油、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产业脱贫扶持政策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奖补政策,鼓励扶持企业采取“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合作经营等形式,发展产业基地和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25个,其中:省级园区5个、市级38个;发展市级航母型园区5个。2019年新建设市级园区7个、县级25个;培育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33家。2019年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9家、县级10家;培育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3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9家(省级百强社2家),市级12家,县级216家;发展家庭农场92家,其中省级示范农场12家,市级11家。

  3. 抓科技服务,确保产业技术培训全覆盖。结合贫困村、贫困户产业类型和技能需求,精准开展产业帮扶和就业指导,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名技术人员,使每个产业脱贫户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一是抓农技人员帮扶。制定印发了《平利县2018-2020年产业脱贫使用技术培训方案》,大力开展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帮扶和技术培训活动,采取“点对点、一加一、手把手”实训和指导,持续提升贫困户技能水平。二是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逐步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借助产业扶贫“技术服务110”平台,开展跟踪服务,真正让技术服务精准连接贫困户,让贫困户真正掌握产业技术,增强发展产业的信心和能力。全县共培育高级职业农民29名,中级职业农民39名,初级职业农民近1000名,均按照“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结对开展了技术帮扶活动,通过职业农民和“乡土专家”的技术优势、“情感优势”,让他们在技术扶贫战场上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三是抓市场主体技术帮扶。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信息、市场和资源优势,组织经营主体采取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子等形式,加强生产一线实训和手把手指导,尽快让每个贫困户都掌握了1-2门学的会、能见效的生产技能,实现了技术培训和科技帮扶全覆盖。

  四、扶贫成效

  产业扶贫基础在质量,关键在成效。平利县紧扣市场需求,紧紧围绕10万亩精品茶园、10万亩绞股蓝、10万头生态猪、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亩中药材“5个10万”主导产业,把发展任务细化落实到全县11个镇137个村,79个贫困村实现了每村至少有1个主导产业,每个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1-2项当家产业,确保了贫困户当年脱贫有保障、长远增收有基础。

  1. 茶饮产业率先突破。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新建茶园39492亩、改造低产茶园50500亩、认证有机茶园34200亩、新建标准化绞股蓝产业园48300亩,2018年底全县茶产品产量1.28万吨,实现产值13.6亿元,带动6415户贫困户发展茶园1.9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产业园、户均增收一万元”的初级目标,茶饮产业成为群众长效稳定脱贫的支柱产业。

  2. 绿色畜牧不断壮大。全县年均出栏生猪28万头(其中生态猪3万头以上),年均肉类总产达到2.5万吨、实现牧业产值5.6亿元以上,带动3058户贫困户、9203人发展生态猪产业,每年户均收入2000元以上,以生态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

  3. 特色种植蓬勃发展。2016年以来累计发展以富硒水稻、油菜为主的富硒粮油种植10.06万亩,发展富硒中药材10.28万亩,特色种植业覆盖全县11个镇和30%以上的农户,带动贫困户1450户,成为优势较为明显的稳定脱贫长效产业。

  五、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业扶贫面临着自然风险。目前我县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还是以农业为主的种养殖业,这样就面领着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风险,虽然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但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频发仍然给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带来了不确定性。

  2. 产业扶贫面临着市场风险。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的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大,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市场信息、市场风险化解和应对能力都十分有限,面临的农业市场风险问题会更加突出。

  3. 产业扶贫面临着返贫风险。受贫困户自身素质影响,脱贫攻坚期内,通过政府扶持、小额贷款、技术支持、主体带动等政策措施,帮助贫困户实现了产业脱贫。脱贫后还必须“扶上马送一程”,否则还会面临着返贫的风险。

  4. 产业扶贫面临着其它风险。如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带动能力不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关系不紧密,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有限等,以及还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行业风险和社会风险等。

  (二)几点建议

  围绕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总要求,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巩固期、乡村振兴规划期的对接工作,进一步做精基地、做强龙头、做亮品牌、做大市场,努力将平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力争将平利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打造成产值过百亿元的富民产业。

  1. 积极完善扶持政策。县委、县政府应牢牢把握农业农村工作重中之重战略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制定富硒茶、绞股蓝、生态猪、富硒粮油、中药材产业和“三品一标”认证奖补办法,每年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以上,加大对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建设扶持力度。同时每个特色产业明确1名县级领导牵头主抓,为推进特色产业建设提供政策和组织保障。

  2. 坚持不懈做精基地。大力实施提质增效工程,以标准化创建为抓手,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模式,建成一批集中度高、特色明显的农业产业专业镇村和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托平利资源优势,全县发展以女娲富硒茶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30万亩以上,建成全市面积第一、产量第一、质量安全第一的特色产业原料基地,在全市率先打造富硒有机农产品第一产业大县,通过发展产业稳固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3. 千方百计做强龙头。以标准化和规模化为发展方向,以提升企业自身实力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50家初制加工企业、5-10家精制加工企业;着力培育市级以上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0家,打造年产值过亿元、引领产业发展航母型龙头企业5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落户工业园区,力争把陈家坝工业园区建成集农产品加工、物流、科研、信息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实现农产品加工年产值50亿元以上。通过不断增强龙头自身实力,达到带动贫困户增收目的。

  4.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积极履行好现有市场主体帮扶贫困户签订的5年协议的基础上,提前谋划,鼓励经营主体在脱贫攻坚结束后继续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建议让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通过农民工人的身份与经营主体签订稳定的劳务用工协议,从公司、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获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脱贫、长效脱贫。

  5. 锲而不舍做响品牌。按照“全省著名、全国驰名、世界闻名”的梯次发展思路,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打响“富硒品牌”。规范“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公共品牌商标使用,加快创建“平利女娲茶”中国驰名商标,做好“八仙党参”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保护工作,积极创建“平利绞股蓝”国家名牌产品示范区,全面实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目标。

  6. 坚定不移做大市场。健全市场运行机制,紧盯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和西北区域,推动平利企业抱团建设富硒产品营销窗口,搭建全国化、多元化的营销渠道网络,提升平利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力争到2020年,在特大城市开设平利富硒产品旗舰店10家、平利富硒产品形象店30家以上,省内新建专卖(营)店、超市专柜等营销网点100个以上。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电商主流平台营销平利富硒产品,卖家开店数量达到1000家以上,本地企业开店率达100%。

  (作者单位:平利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