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905期/电子政务/内容详情

安康电子政务建设实践与思考

作者:屈孝旭发布时间:2019-12-14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服务公众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安康电子政务从1997年开始起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创新务实,稳步推进,实现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结合,电子政务取得了新成绩、有了新变化,为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安康电子政务的实践

  (一)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2005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中心和市政府研究室整合组建市发展研究中心,同时加挂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市政府网站牌子,承担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管理、市政府网站建设管理、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推广、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等电子政务工作。2014年,市政府成立信息平台建设联席会议,负责对市级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审核,五年来共审核100余个信息化项目,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效果十分明显。

  (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安康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自2001年正式启动,经过一、二期工程建设,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推动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市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上与省电子政务外网,下与县区电子政务外网的骨干连接,实现了统一安全接入,电子政务网络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中省28个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服务,市电子政务中心机房为15个部门托管设备300多台。市级电子政务外网与县区采用广电网络光纤互联,县区基本实现了党政机关全覆盖,部分县区还将电子政务网络延伸到村及重点社区。

  (三)政府网站实现了集约化。市政府门户网站自1999年启动建设以来,一直坚持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大功能主线,通过对网站版面、网站功能、网站内容的不断改进,政府网站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在2018年全省政务公开绩效评估中位列全省第二。各级政府网站在“乡乡有网站”项目推动下,政府网站数量呈井喷式增长,截止2016年底,全市各级各部门网站数量达到367家。2017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县区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的要求,依照“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的原则,全市政府网站通过关、停、并、转等措施,整合保留60家,同时创新性将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网站全部纳入集约化建设范围,对市级党委、群团组织和各级政府网站功能进行整合迁移,目前,全市党政机关网站集约化平台已搭建完成,年底前将集约市县71个网站。

  (四)业务应用系统作用显著。近年来我市在电子公文交换、网络移动办公、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等应用系统建设上走在了全省前列。2008年1月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用户数量达到2060家。2017年4月建设了网络移动办公系统,目前已覆盖全市镇以上党政机关和重点企事业单位,使用人数达到13000人。2017年10月建成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汇集各类信用数据6500万条,在全省首届信用平台观摩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各部门围绕国家电子政务基础工程实施,在“金盾、金税、金财、金审、金土、金保”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天眼、审计大数据、地理信息、南水北调水资源监控等一批应用系统建成,有力提升了全市政务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了行政效能。

  (五)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2014年11月,安康行政审批系统上线运行, 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结合审批服务便民化和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对安康市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完成与陕西政务服务网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构建覆盖传统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线下实体大厅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引入人脸识别、千人千面、智能语音导航等新技术为政务服务注入新动能,通过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和部门业务系统打通,全面推进“减证便民”,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目前,安康智慧治理平台已全面承接市级1143个三级四同事项,实现PC网厅、政务大厅、手机APP等多渠道受理,“i安康”APP一期共投产110个高频便民类事项。

  (六)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效果初显。从2018年开始,针对大量政务数据系统彼此没有连通,成为提高行政效能、方便群众办事的“肠梗阻”,制定了《安康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安康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梳理清点我市党政机关数据资产,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建成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各部门间政务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和协同,完成与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完成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空间地理和信用主题应用开展,为信息惠民、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等提供基础和支撑。目前,已完成市级71个部门,476个业务系统的资源目录梳理,编制信息资源4709条,信息项63856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人口、法人基础库完成搭建,汇聚人口、法人信息数据530余万条,实现与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

  (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9月4日,市政府与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政务信息化项目援建框架协议,明确建行将无偿援建我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站集约化三大项目,后又增加智慧党务内容,将项目正式命名为“中国建行援建?安康智慧治理”服务平台,并将其作为推进安康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7月1日,“中国建行援建?安康智慧治理”服务平台一期项目上线运行;10月底,包括全面深化改革管理、网络安全责任制考核管理、党费收缴、三风评议管理等一批“智慧党务”功能模块将集中上线。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智慧气象服务、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管系统、智慧治理指挥中心等一批提升智慧治理能力的政务信息化项目陆续上线,为智慧治理现代化打下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在电子政务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应用项目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但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和与公众的期待之间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一)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盲目性。近几年市级各部门共建设应用系统136个,投资接近2亿元,建设资金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整合使用制度,存在各部门自由申报、各自使用的局面,一些业务部门对整个项目建设没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需求不切实际,建成后的系统在功能上没有适应能力和扩展能力,导致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面向公众的系统没有用户群体,面向工作的人员业务系统不能办理业务,导致系统应用效率不高,盲目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系统条块分割造成信息孤岛。

  (二)政务信息共享仍有障碍。目前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中省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个别部门、单位对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信息私有、部门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有的部门以信息敏感涉密、省级管理部门没有明确规定等为由,不愿意共享;个别部门的同志以需要领导批示、数据分散到不同科室、网络不通等种种理由不予共享。这些错误的认识严重制约全市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政务服务还存在差距。安康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虽然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但是与江浙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服务的范围不够广,服务不够精细,服务的内容缺乏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受行业政策制约,政务服务网与部门专网系统尚未实现对接,“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部门之间信息互认度不高,证明材料二次提供现象依然存在,业务协调配合程度不高,导致全程网上办事事项比例较低,没有真正做到方便社会公众网上办事。

  三、发展建议

  发展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网上服务,推动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互联网+”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为群众提供精准的政务服务。

  (一)加大电子政务建设统筹协调力度。政务信息化带动着整个区域的信息化发展,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加强本区域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统筹协调,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形成良性发展的长效和动力机制。在我市当前机制体制情况下,充分发挥市信息平台建设联席会议作用,在加强信息化项目审核的同时,加大对政务数据整合共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深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力度,实现建设资金、平台功能和政务数据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二)加强政务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的数据管理机制,要将政务数据资源作为一种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明确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交换权,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为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统一的支撑,让数据在部门间、系统间流动起来,充分发挥政务数据的价值。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服务,为政府提供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

  (三)从严把控信息化项目建设。市信息平台建设联席会议要进一步优化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审批程序,将审批环节从招标前的论证向前移,要参与信息化项目的可行性、立项、审批、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审批的项目中三类系统不能建,一是面向公众服务的系统不能建,要利用政务服务平台;二是部门内部业务协同的系统不能建,要利用网络协同办公系统;三是对外发布政务信息的系统不能建,要利用网站集约化平台。批准建设的项目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基础设施是否上云必须明确,二是运行网络环境必须明确,三是共享的数据必须明确。同时,改革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模式,由市财政对各类建设资金进行集中,改部门自建为部门提业务需求,全市统建的模式,集中财力办大事。

  (四)多渠道融资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正转入全面推进和深化应用的新阶段,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等问题,加之信息化建设是持续迭代升级的过程,随着大数据运营公司的正式运营,由公司承接市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平台的建设运维和数据经营,借助第三方供应商的技术、资金推进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运维,解决当前我市电子政务管理机构技术人员紧缺的困境,同时通过公司运营解决部分建设运维资金。

  (五)挖掘政务数字价值辅助政府决策。伴随互联网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成为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需要进一步深化电子政务的应用,以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促进政府科学决策,打造智慧政务、智能监管等,为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创新和数字治理提供政务数据的支撑,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社会治理之中,发挥政务数据的经济效能。

  (作者单位: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