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704期/调查报告/内容详情

旬阳县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作者:田丽萍 薛进利 马 飞发布时间:2017-09-19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旬阳县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田丽萍 薛进利 马 飞

  优质水资源是旬阳县的优势资源,如何依托这一优势资源,发展壮大包装饮用水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县政协组织调研组就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发展现状

  1、资源现状。旬阳县地处素有“中华水脉”之称的秦巴山区,位于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境内河沟密布,水网纵横,水资源丰富,是全省优质水资源的富集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汉江,境内流长80余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条,全县年均自产水量11.67亿方,入境客水228.68亿方,出境总水量240.35亿方。汉江、旬河、蜀河、吕河等主要河流水质常年均在二类以上,下游的丹江口水库被中国环境科学会评为五个“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同时,在县内南羊山和歪头山山系,还广泛分布着弱碱性、矿化度适中、富含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的优质山泉水,日均流量在1000方以上的露点5处,优质山泉水的储量年均在1000万方以上。

  2、产业现状。旬阳县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起步于2004年,由最初的1家只生产桶装水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发展到现在3家具有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的规模以上企业,年生产能力近50万吨,规模企业数量和产能约占全市包装饮用水产业的30%比重。3家包装饮用水企业情况为:(1)旬阳县净源饮料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厂区位于构元镇开花村,主要生产“羊山清泉”牌瓶装饮用水和桶装饮用水,目前年生产能力为5000万瓶瓶装水和100万桶桶装水,产品主要定位为中低端消费市场。“羊山清泉”饮用山泉水,2011年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和“陕西省著名商标”。公司于2014年11月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挂牌。2014年公司由于投资失误一度陷入经营困境,于2016年8月更新设备后重新恢复生产。目前公司已与东航、西部机场集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2017年一季度销售产值200万元。(2)安康巴山雪饮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厂区位于白柳镇工业园区,主要生产“巴山雪”牌瓶装饮用水和桶装饮用水,设计年产能力20万吨,于2016年1月正式投产,产品主要定位为中高端市场,主打营养平衡天然山泉水。公司已建立了西安、十堰、安康、旬阳4个营销中心和“巴山雪”水科技体验馆,正在筹建研发中心。2017年3月,公司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2017年一季度销售产值200万元。(3)陕西天一泉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厂区位于小河镇张良村,主要生产“秦瑶玉泉”牌瓶装饮用水和桶装饮用水,2016年9月一期年产20万吨天然饮用水项目建成投产,二期年产20万吨项目计划于2017年10月建成,届时企业将具备年产40万吨天然饮用水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定位为中高端市场,目前产品主要通过特供渠道销往甘肃、东方航空、南海舰队、兰州铁路等地。2017年截止3月底已签订销售订单1.37亿元。

  二、发展前景

  1、好水日益稀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优质的水资源将越来越稀缺和珍贵,将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在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和地区缺水。同时,不断发展的水污染又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一些原本水资源较为丰富的东部发达地区也因水环境污染问题,而造成重度缺水,且在短期内难以有效治理和改善。国家水利部2015年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对全国5909个水功能区进行评价,达标率仅为55.1%;我国华北和东部主要省份的河流水质四类及以下占比超过50%,天津市甚至超过90%;全国主要湖泊四类及其以下水质的占比达75%,水质处于富营养状态的占比78.3%;对全国2103眼地下水进行监测,水质良好以上的仅占20.4%,较差和极差的占比近80%,且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今后,拥有优质的水资源将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最大竞争优势。

  2、市场潜力巨大。包装饮用水产业由于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小等特点,被誉为生态工业和朝阳产业。2000年以来,我国包装饮用水产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高速增长,2011-2015年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速度虽有减缓,但依然保持了最低年10%左右的增速。2016年全国包装饮用水销量为9458.5万吨,占全国软饮料行业的51.6%,年销售收入1450亿元,增速7.9%,在整个软饮料行业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包装饮用水产业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饮用天然矿泉水增速迅猛,2015、2016年分别实现了25%和33%的增速,2016年全国饮用天然矿泉水产量达2080万吨,占包装饮用水22%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超过460亿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健康饮用水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我国包装饮用水消费量将超过1.5亿吨,其中以饮用天然矿泉水为主的中高端消费增长空间更大,妇婴专用水、医疗矿泉水等高端功能水消费将不断扩展。

  三、存在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旬阳县包装饮用水发展虽然早在2004年就已起步,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的潜在价值,一直以来并没有把该项产业发展摆到重要位置,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进行规划研究和培育扶持。

  2、发展条件不优。一方面,由于旬阳县对内、对外交通设施条件相对滞后,缺乏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致使产品销售的物流运输成本较高,以瓶装水销售为例,每瓶水从厂区到西安销售市场的物流成本在0.1元左右,是交通发达地区的2倍以上,高成本降低了企业利润和竞争力。并且随着周边县区快速交通路网的发展,旬阳交通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这将极大抵消旬阳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旬阳县工业企业用地成本较高,地价和配套设施投入成本远远高于西安周边交通快捷便利的县区,也高于比旬阳更有区位优势的安康高新区,这将加大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大招商引资难度。

  3、企业实力较弱。县内包装饮用水现有3家企业虽都属于规模以上企业,但企业自身实力都相对较弱,都面临着资金短缺和市场拓展困难等问题,销售产量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的一半,企业依靠自身做大做强十分艰难。

  4、宣传营销滞后。旬阳在优势资源的宣传上力度不够,缺乏在国家级高端媒体的有效宣传,好水、好资源、好品质还不被外界广泛知晓和认可,品牌的市场认知度还较低、影响力较小,在省内外都还没有被熟知,这与旬阳所拥有的优质水资源和地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的优势条件是极不相符的。

  5、行业竞争激烈。从全国来看,包装饮用水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其中千亿资产以上的有19家,百亿资产以上的有11家,全国知名名牌66家,区域名牌33家,怡宝、农夫山泉、康师傅、娃哈哈、可口可乐、百岁山等名牌企业已占有80%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压力较大、中低端产品利润较低,包装饮用水产业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压力和机遇。从省内、市内来看,我省三原、眉县、韩城等地已先后引进了娃哈哈、农夫山泉、健力宝等知名企业致力于发展包装饮用水产业,特别是韩城市在高端功能水市场已开始抢先布局。市内也已有包装饮用水企业12家,建成投产10家,并还有新的项目在陆续开工建设。包装饮用水产业既有繁荣发展的一面,也有竞争异常激烈的另一面。

  四、对策建议

  1、高度重视,科学定位。一是县委、县政府要把包装饮用水产业作为推进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绿色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来主抓和培育,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的组织机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二是要尽快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县优质矿泉水资源的详细情况进行全面勘查,尽早编制全县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产业发展科学有序推进。三是要明晰旬阳包装饮用水产业的基本定位和发展目标。建议旬阳包装饮用水产业在发展定位上要以中高端为重点,兼顾中低端,同时与旬阳拐枣资源的深度开发有机结合,在高端功能饮料、功能水产品上打造特色和亮点,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200万吨左右中高端水和200万吨以上中低端水的生产销售能力,年销售产值100亿元以上,包装饮用水产业在全省、全市占据龙头地位,成为全国优质饮用水的重要生产基地。

  2、着眼长远,保护优先。保护应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优质水资源长远持续利用的需要。一是深化生态环境治理。全县生态环境虽然整体较好,但是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还显脆弱。要持续深入地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造林绿化、重点污染源治理等措施,养山护水,让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再有一个大的提升。二是严格水源地保护。对全县已开发利用和没有开发利用的水源地都要划定保护范围,落实保护措施,对重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居住人口要减量化,尽可能地实施搬迁,禁止开发项目,尽可能地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使水源地得到最好保护。三是加强水质监测。对全县主要河流和重点水源地的水质要进行定期检验检测,及时准确的掌握水质情况,严防各类水污染发生,确保水质安全。通过努力,要确保全县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并力争达到一类,全县地下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类标准。

  3、加强宣传,营销形象。再好的资源、再好的品质,如果不被外界熟知、不被市场认可,那么也无法转换成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好水还要有好的宣传和营销。一方面,需要企业依靠自身优势积极加大产品的营销和宣传。另一方面更需要政府层面对全县优势生态资源、对好山好水的整体宣传。要结合旅游宣传,精心策划包装旬阳优势生态资源的对外宣传问题,制定系统的实施方案,落实经费保障,在央视等国家顶尖级媒体上进行长期性宣传推介,借助大型活动平台向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进行专门性宣传,充分利用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这一优势,打响“生态源头水”这一区域品牌,树立“旬阳——中国好水之源”这一形象,让世人皆知,家喻户晓,提升旬阳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4、招引龙头,塑造品质。要开发利用好旬阳的优质水资源,做大做强包装饮用水产业,最根本的是要培育和引进优秀的市场主体,塑造品质,打造品牌,引领发展。一是狠下决心招大商。要瞄准国内包装饮用水前10名企业,上门招商,专项推介,力争尽快招引类似怡宝、农夫山泉、娃哈哈类的龙头大企业落户旬阳,以引领全县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二是一企一策抓培育。对县内现有的3家包装饮用水企业,要针对不同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施精准帮扶,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帮扶措施,全力协调解决好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让企业能够快速成长。三是塑造品质打品牌。质量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质量控制,严防质量事故,特别是要防止因为一起质量事故而毁掉一个企业和一个地方形象的事件发生。企业要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建立高于国家规范的企业质量标准,以过硬的品质打造优秀的品牌,塑造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形象。在质量监管和品牌打造方面,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主动地给予帮助和服务。

  5、优化环境,强化保障。能不能把包装饮用水产业做大做强,能不能把行业龙头企业招来,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各项保障要素能否有效落实。一是交通要优化。要加快G316、G211二级路改造进度,争取提前完工,提前受益。要继续加力争取桐旬高速连接线项目和西渝高铁在旬阳设站,早日实现旬阳对外大交通的快捷便利。同时,加速改善县内交通路网通行条件,力争早日实现县内主要交通路网达到三级公路以上标准,让方便快捷的交通为旬阳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二是政策要优惠。在招引行业龙头企业上,一定要有特殊的用地、税费、金融优惠政策,以增加企业投资的吸引力。三是扶持要优先。在有效捆绑落实部门项目资金扶持的同时,县财政要拿出专项资金,设立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基金,在企业研发、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奖励扶持,包装饮用水企业优先享受财信担保贷款。要帮助包装饮用水企业建立产业发展联盟,实现抱团互助式发展,避免“窝里斗”。四是服务要优质。对企业服务要落实主责领导、主责部门的“保姆式”全程服务,对涉及企业的各项审批手续办理,实行牵头部门统一代办制,开辟绿色通道,从简从快办理。在亲商、安商方面要狠下功夫,做细做实,对干扰和破坏企业项目建设和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一律从严从快查处,树立旬阳良好的投资环境形象。

  (作者田丽萍系旬阳县政协主席,薛进利系旬阳县政协副主席,马飞系旬阳县政协社会法制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