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脱贫攻坚让汉阴万名特困群众迈上富裕路

    作者:张龙斌 时间:2008-02-27 10:37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汉阴以民生为本,高度重视贫困弱势人群的脱贫致富工作,2007年,累计聚集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分别对8个特困村进行以基础设施、农业主导产业、社会事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使特困村群众迈上了富裕路。
    该县首先建立脱贫攻坚工作的保障机制,实行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从县、乡机关选派100名干部组成“特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团”,专门负责特困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并全面推行“一个特困村一个扶贫工作队、一名县级领导包挂、一个县直部门牵头帮扶、一名乡镇领导驻点蹲守、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县委、县政府下发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分年度分解量化工作任务,采取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任务捆绑扛死到位。
    为彻底改变特困村基础条件落后面貌,该县累计捆绑建设资金4533万元,分别在8个特困村完成50公里的公路拓宽改造,硬化水泥路26.1公里,开工建设便民桥6座;新修堰塘20口,实施安全供水工程4处,打水窖72口,衬砌渠道18公里;完成低压线路改造40杆公里,建沼气池60口,使特困村群众出行、用电、饮水、通讯等诸多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该县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优先扶持的重点工作,围绕蚕桑、油料、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和烤烟、林果、魔芋等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去年,共发展养殖大户120户,饲养生猪1.75万头;新建桑园600亩,发展养蚕大户52户;建各类经济林果园1100亩,种植地膜玉米1700亩,发展魔芋230亩,为特困村群众找到了一条稳定增收的渠道。
    同时,该县注重全面促进特困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以村容整洁为重点,完成“五改三建”370户,在8个特困村新修村级卫生室5个、村活动室6个,实施移民搬迁37户165人,建五保户集中安置点3处,筹建敬老院5个,95%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贫困户子女全部落实了“两免一补”,180余名贫困户子女免费参加了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使村民的“造血”功能得以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