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立足基层党组织优势,在深化、完善、创新党建基本制度上下功夫,依靠制度建设提升农村党支部战斗力。
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建立脱贫临时党支部。在72个贫困村成立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各镇党委联村的班子成员兼任,支委由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党员干部担任。临时党支部通过脱贫攻坚联席会和支委会,统筹推进贫困村的脱贫攻坚,整合使用脱贫攻坚干部力量。每名支委委员按照分工,对照“建强一个班子、理出一个思路、完善一套机制、落实一批项目、解决一批难题”的要求,自觉履职尽责,竭尽所能为贫困村找项目、跑资金、想办法、出主意。
利用考核导向作用,激励支部书记扛责任。实行党支部书记“两带(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一责(党建责任)”考核措施,要求支部书记自身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村民人均纯收入4倍以上,党员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村民的2倍以上,全村每家每户有1项致富产业;同时,支部书记主要精力放在抓党建、促脱贫上,党建工作成效占年度考核总分的30%。制定第一书记管理“八项制度”,从考勤、调整召回、后勤保障、督查考核等八个方面从严要求,对工作不负责、群众反响差、综合评价低、整改无效果的召回,被召回人员当年考核为基本称职或以下格次,是后备干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
落细组织生活制度,引导每名党员强素质。制定《关于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施意见》,确定党支部组织生活“五个一”底线标准(每月至少1次支委会、1次党员活动,每季度至少1次党员大会、上1次党课,支部书记至少每半年讲1次党课),推行“主题党日”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定形式、定纪律的“五定”措施,实行党支部每月25日前向上级党组织申报的组织生活审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组织生活签到制和“五个不准”纪律,有效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拓展民主评议制度,“三项评议”传压促动力。开展党员评支部、支委评党员、群众评党组织活动,以民主评议传导压力,激发支委和党员的工作动力。党员围绕能否经常认真严肃召开组织生活、严格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团结教育服务群众、抓实脱贫攻坚、倡导“诚孝勤俭和”新民风等5个方面,每月评议支部工作;支委对照“四个合格”标准,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每季评定党员综合表现;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和“两代表一委员”,针对村支部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每半年评议1次党支部的工作实绩。评议支部的结果计入支部年度综合考核成绩,与村干部工资待遇挂钩。目前,136个农村(社区)党支部先后开展“党员评支部”3次、“支委评党员”1次、群众评议党组织1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