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谱写深耕民意新篇章——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综述

作者:周伟 时间:2017-01-05 10:20 来源:安康日报 【字体:

  肩负人民重托足音铿锵,不辱历史使命砥砺前行,市三届人大常委会走过了春华秋实的六年,各项工作在开拓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为推动美丽富裕新安康建设奏响了民声民意的强音。
  六年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法治安康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地方立法工作扬帆启航,市人大为破解人大工作决定职权虚置化、监督工作形式化、代表履职松散化、乡镇人大边缘化的“四化”难题打出了系列“改革组合拳”,得到了全国人大、省人大常委会的肯定,县镇人大工作和建设亮点频现,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载履职路,为民躬耕忙。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共依法召开市人代会7次,常委会会议42次,主任会议74次,组织专题调研视察95次,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08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116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85人次……在新时期人大工作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围绕中心促发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六年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自觉把市委决策部署与人大依法履职的节奏同向合拍,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助推改革发展。
  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城市更美了!如今,生态已经成为安康最响亮的一张名片,这得益于市委决策实施“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发展战略,也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连年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持续监督。
  2014年,安康被列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推动市委《关于扎实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意见》落实倾心尽力,4名常委会副主任分别带领调研组,就生态安全、循环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监管四大体系建设开展调研。形成的视察、调研报告被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原文印发,依法作出的《关于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决议》,把市委的决策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把汉江水质保护列入重点监督议题。对生态旅游工作进行专项评议,两次对重点项目建设、富硒茶产业、蚕桑产业进行视察调研,坚持每年听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财政预决算专项报告,不断强化财政预决算监督工作,为民看好“钱”袋子,连续三年采取“清单制”逐条审查审计整改问题落实情况……6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将双创、创森、汉江绿化治理和城市绿化情况、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绿化、贫困村人居环境建设等涉及生态经济全局的30余项工作纳入监督视野,力促城乡因环境而美、群众因生态而富。

  关注民生促改善

  民生无小事,点滴总关情。六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监督工作的风向标,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安居才能乐业。6年前在那场特大暴雨洪灾和泥石流中无家可归的人们始终牵动着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心。陕南移民搬迁的重大决策实施后,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在连续四年跟踪、三次审议的基础上,2015年又采取明察暗访、视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专项评议,先后深入全市30余个安置社区,走访安置户100余家,召开座谈会20场次,发放满意度测评表300余份,形成了“努力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高度重视危居贫困户、特困户的搬迁安置”等5条审议意见交办市政府落实,如今避灾扶贫搬迁已经惠及全市10县区18.87万户危居群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5年10月3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里一场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题询问让“应考”的市教育局等13个部门负责人再度绷紧了神经。这已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关注教育问题。从学前教育到中心城区基础教育,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职业技术教育,变化的是教育的不同阶段,不变的是市人大常委会情系教育、心系民生的情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食品安全、气化安康、城市交通管理、社会救助、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生育奖励扶持政策……翻开六年来履职清单,一条条审议意见,一份份调研报告,一件件实事好事,无不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倾情为民履职的印证。

  助推法治促和谐

  法治关乎社会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六年来,事关法治安康建设、社会稳定大局的字眼如“社区矫正”、“禁毒”、“农村土地确权”、“治安管理处罚”、“社会救助”等常常出现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议题中。
  2016年4月22日,安康史上第一部地方基本法《安康市地方立法条例》正式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市地方立法工作迈入了实质性阶段。目前,由市人大首次主导起草的《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草案)》、《安康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草案)》,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已过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一审,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对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举行宪法宣誓就职仪式,如今已成为常态,对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确保宪法实施有着重要意义。面对青少年吸毒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对《禁毒法》开展执法检查,并形成了“进一步深化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等审议意见,市区公安机关用实际行动回应市人大常委会的关切,在整改工作满意度测评中顺利“过关”。2011年和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先后两次聚焦消费民生,将《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纳入监督视野,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年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六五”普法规划情况、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和执行情况、市检察院开展诉讼监督工作情况等专项报告5项,对刑事诉讼法、调解法、城乡规划法、消防法、预算法、审计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14部法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保障和推动了法律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

  创新履职增实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六年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始终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推进人大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激活了人大工作一池春水。
  自2011年启用电子表决系统后,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对70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其中有5项测评结果为不满意被退回重新办理,通过持续跟踪问效整改,有效助推了“一府两院”改进工作。
  向人民报告,接受人民监督。2015年6月《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暂行办法》施行后,同年9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主动带头以普通代表身份回到原选举单位述职,开启了我市代表向选民述职的先河,自此代表向选民述职迈入制度化轨道,截至目前先后有66名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2016年6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至今已有10位公民零距离旁听常委会会议。
  这些只是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公民议政监督渠道,增强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缩影。六年来,这样的创新和“首次”还有很多:新设立了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两个专门委员会,以及预算、内务司法两个工作委员会,成立了立法咨询专家库和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库;新出台了专项工作评议办法、市级国家机关有关工作人员履职评议暂行办法、专题询问办法、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暂行办法、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库管理办法、宪法宣誓仪式实施办法等10余项;首次开展专题询问,首次进行专项工作评议、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首次有3名市政府副市长分别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重点工作,首次对包括1名副市长在内的10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履职评议……纵观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六年来的工作,一以贯之的是创新履职、务实作为的作风。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上,在安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推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王玲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