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吹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号角

    ——《安康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作者:朱启发 时间:2016-02-25 10:38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2016年初,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安康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围绕“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针对目前文化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难点问题,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改革措施,吹响了我市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

    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总设计

      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
      如果以2003年6月中央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为标志,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走过10多个年头,已从过去的“破冰期”挺进“深水区”。
      在这个时间单元中,我市于2010年4月正式启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至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基本完成了这一轮的改革任务。但是,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实施方案》既贯彻中省精神,又立足安康实际,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提出了从2015年到2020年改革的时间表、任务书和施工图,对全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在目标思路上,注重与其他领域改革的统筹协同。如,与经济体制改革衔接要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衔接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与社会体制改革衔接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任务设置上,提出了一些涉及深层次矛盾和上一轮改革遗留问题的重大任务,力求抓住着力点,实现新突破。
      在工作推进上,共开列出12项重要改革举措66条工作项目,并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主体,做到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根本任务

      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之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文化之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所以,在各项目标任务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根本任务。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施方案》指导思想提出“四个坚持”,就是要把好改革的方向盘,确保改革不走偏,实现“强魂健体”的目的。
      《实施方案》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工作机制,全方位全覆盖强化宣传教育,多渠道多载体加强示范引领,广泛性常态化促进实践养成。
      广泛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系列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建设“书香安康”。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根本任务,建立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健全先进典型培育评选机制,完善先进典型关爱帮扶机制,切实提升安康文明程度。
      通过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各方面,渗透到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各环节,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文化管理体制机制要科学高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核心是创造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实施方案》提出,正确处理党委、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制度保障和原生动力。
      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方案》明确,发挥好政府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加强舆论引导、规范传播秩序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方案》指出,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干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巩固主流文化传播阵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遇到很多难题,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是瓶颈问题。《实施方案》明确,按照依法规范的要求,探索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的管理模式,推动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要分类推进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文化体制改革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又是衡量文化体制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
      《实施方案》提出,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推动文化企业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推动文化事业单位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
      转企改制只是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要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还需要好的运营机制。《实施方案》指出,将对基本完成转企改制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专项督查,着力解决上一轮改革中的遗留问题。对未按期完成改革任务的单位,继续加大转企改制力度,组建安康日报传媒集团和安康广电传媒集团。
      还特别提出,将推动国有文化企业逐步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关键是增强活力,目的是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实施方案》明确,将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有序推进组建理事会。对党报、电台、电视台新闻宣传业务部门继续深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费保障等制度改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覆盖城乡

      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必须坚持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使建的文化设施实用高效、办的文化活动更受欢迎、送的文化产品贴近需求。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合理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市、县区级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全覆盖。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坚持建管用并举,盘活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存量,有效解决基层文化阵地建成率高、利用率低的问题。
      还提出,建立由文化部门牵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推行“菜单式”“订单式”精准服务,把群众“要”文化与政府“送”文化匹配起来,推动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方案》指出,要推出一批体现思想品格、彰显艺术品位、展示安康风情、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做大做优“我要上龙舟节”“送欢乐下基层”等群众文体活动品牌;实施安康中心城市“文化大本营”工程,形成一批示范性载体和项目。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造文化的内在要求。《实施方案》明确,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探索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开放有序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培育文化市场,壮大文化产业。之前,已制定了《安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26个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今后,将按照“园区承载、项目支撑、集群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还将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文化企业和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领军企业。
      在抓“大”的同时,也不放“小”。《实施方案》明确,将出台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让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文化市场培育,离不开有效的市场监管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实施方案》指出,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和服务水平,构建现代文化市场法治环境。还将利用各种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安康文化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实施方案》作为2020年前我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全面规划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期待。相信随着方案的制定出台和深入实施,必将在全市掀起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新创造的热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杨雯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