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引智聚才“活水”来——安康市“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孙小斌 时间:2018-09-07 08:26 来源:安康市科技局 【字体:

  “没有他的帮助,我这个公司可能早就垮了,他可真是我们的‘救命稻草’。”位于汉阴的永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掌门人陈小松口中的他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吉红,一个作为“三区”科技人才引入安康的渔业专家。四年前,陈小松因为不懂技术,刚成立的水产养殖公司濒临破产,2015年得到吉红的指导与帮助,公司起死回生,鱼塘产量大幅上升,去年毛利润达40多万元。腰包鼓起来后,陈小松逢人就夸“三区”科技人才的好。
  如今置身安康,“三区”科技人才不再是个新鲜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少农民、科技人员正真切地与这群人产生关联。近四年来,安康累计选派“三区”科技人才370余人次,其中既有域外专家、学者,也有本土科技人才,既有来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也有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丘陵山林的农技、林技推广人员。
  每个科技人才都如同一辆科技快车,将涉及果树栽培、设施蔬菜、土壤肥料、畜牧养殖、特色水产等20多个领域的科学技术送到群众身边,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让科研火种在基层一线燎原。


  筑巢引凤,让科技人才留得住、能发展


  所谓“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是科技部为了加快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本土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而实施的专项人才支持计划。安康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因素。
  为让更多科技人才给力安康发展,市科技局的努力从未间断。“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专项行动是一项系统工作,前期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为此,该局结合全市实际,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出台了《安康市“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选派对象服务情况考核办法》,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并与有关市级部门积极沟通,对县区科技部门提出具体要求,明确任务分工,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工作的顺利推进扫清障碍。
  人才引进不能“拾到篮子都是菜”,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症下药、因地施策方可药到病除。因此在人才选派过程中,市科技局根据基层发展困难和产业需求选派相应专家,让需求和服务完美对接。紫阳县是全市硒资源分布最丰富,最早涉足硒产品开发的县区,为进一步推动硒产业发展,市科技局将引入硒产业技术人才作为重点,围绕硒的检测检验、富硒缓释肥料开发、富硒功能食饮品开发、富硒食用菌规范栽培等领域,积极争取引入了鲍征宇、魏昌华、殷海荣、杨兴斌、田稼等一批业内知名的专家教授,为该县硒产业规模化、科学化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人才与服务对象的连接通道建立了,能不能留得住,能否发挥效益真正将力量给到产业发展,这一方面需要良好的服务和管理,一方面也需要一套好的奖励激励机制。该局每年都要指导县区围绕该项工作组织召开“三区”人才与服务对象对接座谈会,明确服务内容,组织签订服务协议书,并由省厅结合各地选派进展情况及协议书签订情况组织请款、拨款。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以及开展走访调查的形式,及时了解专家服务情况和工作生活情况,为专家服务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切实保障工作无顾虑,服务出成效。另外,市科技局年底会组织各县区对选派对象服务情况进行考核,根据任务完身情况和考核结果兑现奖补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以此激励和倒逼科技人才干出实效。


  引智借力,让科技成果普惠城乡


  将科技人才引进来、派下去,为他们提供好的平台和服务,他们也奋发向上,积极反哺地方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低、科研技术攻关及研发力量薄弱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因素,随着“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为企业引进了所需人才,带来了相关技术,有力地加快了企业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安康市农科所所长张百忍自下派帮扶岚皋县孟石岭仁丰魔芋合作社以来,多次带领专家实地调查,了解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该合作社梳理发展思路、找准经营方向的同时,组织专家制定了种芋生产和分级标准,确保了种芋质量,提高了商品芋市场竞争力。为提高合作社的技术水平,他又将部分科研项目、新品种、新技术安排到该合作社来实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还带动周边一大批群众致富增收。一年来,该合作社生产商品魔芋7.5万公斤,实现收入31万元,收购鲜魔芋14万公斤,烘制芋干30余吨,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00人。
  该项计划推行多年来,选派对象全是各领域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为当地带去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的同时,为当地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一大批本土科技人才队伍在其辐射带动下逐渐发展壮大。
  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黎文平,自2014年被选派到旬阳县以来,围绕该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扎实开展蚕桑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及提供技术服务,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协助旬阳县蚕桑技术推广站举办培训班20场次,培训养蚕大户、职业蚕农、乡镇技术人员1000人次,发放《陕南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教材300余册。通过培训,把现代农业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机具传授给蚕农,培养了一支专业化乡土技术队伍。
  近年来,市科技局一边引进和培养大批科技人才,一边将市内外优秀科技人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既缓解了贫困地区人才瓶颈问题,又提升了贫困地区科技服务能力,为本地区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助力脱贫,让土地与科技对话


  在安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进程中,脱贫攻坚无疑是最大的政治任务。为了给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市科技局结合全市实际,紧紧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与地方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行科技助力精准脱贫行动。
  帮助陈小松公司“起死回生”的吉红,多年来不仅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也从更深层面改善安康渔业发展生态,促进渔业发展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安康是陕西乃至西北的水资源密集区,全市现有江河、池塘、水库等各类水面近63万亩,渔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安康养殖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空守一方山水无法高效变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吉红被引入安康后,了解到安康地区技术需求,他带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站技术团队,积极帮助地方贫困户、水产养殖企业发展养殖业,同时组建了国家级星创天地—“鱼跃汉水”星创天地,并联合当地水产养殖企业成立了安康市水产养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联合开展了“汉江生态渔业及特色鱼类资源养护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攻关。
  近年来,吉红带领的专家团队先后为安康引进了美国匙吻鲟、日本锦鲤、淡水小龙虾、大鲵、金鳟虹鳟等10余个品种,其中仅匙吻鲟一年饲养量就超过100万尾,解决就业3000多人,为全市渔业新增产值超过3000万元,为助推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为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打造为科技系统推进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市科技局积极对接协调,争取从各单位选派一批技术骨干,集中优势“兵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过去长期与我市在各领域建立有合作关系,在各方力量的积极争取下,该校又结合安康实际,增加了60余人的技术支援。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是汉滨区近些年解决农民脱贫问题的重要渠道,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我市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北亚热带果树试验示范站,起初该站属于科研试验站,并不承担地方脱贫攻坚任务,自2014年全省“三区”科技人才工作启动以来,该校研究员鲁周民被选派安康担任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在他的带领下,试验站专家组及科技人员长期奔波在各个乡镇和企业合作社的林果园中进行技术指导,对瀛湖清泉枇杷的品种、面积、经营管理水平、销售、存在的问题等做了详细摸底调查,通过制定帮扶方案、确定技术路线,使清泉村枇杷日灼、果绣、虫害果率大幅下降,商品果率、产值产量显著提高,果农增收效益明显。近年他们又围绕打造2000亩高标准枇杷丰产园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技术攻关,通过科学的管理,确保实现3年挂果,盛果期亩产1500斤,收入15000元,累计总收入3000万元,人均枇杷收入超万元的目标。
  在合力助推脱贫攻坚方面,仅仅将人才引进来还不够,近年来,为确保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带动,市科技局将三区人才与贫困村、贫困户挂钩,每位科技人员同时联系1个企业(或合作社)和1个贫困村,结对帮扶5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年初制定帮扶措施、签订三方协议,年底一并纳入考核,各种机制打起“组合拳”,有效调动了科技人员助力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冯文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