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旬阳 > 正文内容

    旬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产业增收保障

    1亿资金聚焦8大产业 力推5种模式 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

    作者:艾静 时间:2017-10-13 10:07 来源:旬阳县 字号: 打印

      金秋10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旬阳县神河镇金河口社区的香菇大棚里,神河镇黑沟村贫困户刘德花正忙着采摘香菇,脸上绽放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的菇长势不错,鲜嫩多汁。”刘德花说,等到这批菇销出去,年收入过万不成问题。与刘德花一样,神河镇周边村落里136户贫困户加入了国桦农业专业合作社。眼下,香菇收获在即,大家伙都能尝到丰收的甜头。
      无独有偶,地处旬阳县白柳镇的新森林农业园区,创始人吴群军从2005年开始培育濒危药材白芨,通过与陕西师大生命科学研究员共同研究,2012年,终于在全国率先研发出白芨有性繁殖技术,通过示范带动300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帮助种植户销售中药材2000吨以上。
      这些,都只是旬阳通过产业扶贫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旬阳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全力实施“8515”工程,聚焦八大重点产业,力推五种帮带模式,每年整合1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产业增收保障。

      八仙过海兴产业 万众一心抓脱贫

      旬阳坚持“长中短结合、一村两三业、一户一两品原则,短期抓烤烟、畜牧、魔芋、优质粮油菜,中期抓特色林果改造提升和中药材(黄姜),长线抓油用牡丹、拐枣”的发展路径,聚焦八大产业,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
      如何发挥八大重点产业引领作用?旬阳坚持因地制宜建基地,全产业链促增收:
      ——全县粮油和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5万亩、13万亩以上;畜牧以生猪为主导,年饲养量连年稳定在百万头以上;魔芋、拐枣和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3万亩、10.2万亩、4.8万亩。
      ——各产业均实现了县有万亩镇、镇有千亩村、村有百亩点、区域有龙头引领,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旬阳拐枣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旬阳狮头柑通过地理标志初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崛起,全县建设现代农业园区8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92个、家庭农场55个。

      五大模式促发展 众志成城摘穷帽

      “合作带动型、订单生产型、借‘鸡’还‘蛋’型、股份合作型、园区务工型”五种模式,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相结合,取得了群众脱贫摘帽拔根的成效。
      在吕河瑞康、甘溪益群等油用牡丹产业园区的引领示范下,试点范围向蔬菜、林果、水产养殖等产业拓展,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采用五种帮带模式,与贫困户实现合作共赢,带动入股贫困户2600多户。
      现如今,已实现53个合作社、20家龙头企业、51个现代农业园区与4000余户贫困户建立合作关系。

      整合脱贫资金1亿元 人均实现增收5000元

      旬阳每年整合支持产业脱贫资金1亿元以上,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制定了《旬阳县贫困村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奖补办法》《旬阳县油用牡丹产业基地建设奖补暂行办法》《旬阳县拐枣产业基地建设奖补暂行办法》,为精准实施资金奖补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每年捆绑整合农业、林业、科技项目7000余万元,专项用于产业扶贫;出台油用牡丹和拐枣产业基地建设奖补暂行办法,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预算2000万元用于产业奖补;每年整合1000万元以上农田水利建设、旅游开发等涉农资金,向贫困村、产业基地聚集,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到2020年,169个贫困村拐枣和油用牡丹产业将分别达到10万亩、5万亩,特色林果和中药材将达到各1万亩,烟草、魔芋、特色粮油将分别达到10万亩、1万亩、2万亩,畜牧养殖量达到15万头(只),八大产业综合产值将达到2.86亿元,涉及贫困户1.42万户、贫困人口4.8万人,人均实现增收5000元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