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镇坪县洪石河红枪会抗匪遗址
镇坪县洪石河红枪会抗匪遗址位于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琉璃村琉璃沟口。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平利、镇坪、岚皋、紫阳等县群众自发组织的红枪会地方武装组织,在反抗军阀第七师吴新田部的残暴统治,抵御土匪抢掠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间接或直接地配合了中共陕西省委号召的全省反吴抗暴斗争。从现有资料看,平利、镇坪两县的红枪会地方武装,是中共党员严汉卿、严焕卿领导的。
镇坪洪石河的卢建勋是个开明士绅,乐于济贫,逢年过节哪家穷人无粮、无油他给,出现难事他搭救,因此在当地很有威望。1929年冬,严汉卿找过卢建勋,不久,卢建勋组织的洪石河红枪会发展到近百人会众。会众所持长矛、大刀、棍棒、火枪等,只能对付小股土匪,无法对付大股土匪。
是年5月,川匪严肃部万人侵入镇坪。10月,其部下严德威一两千人,欲占曾家、洪石。刚成立不久的洪石河红枪会抵御土匪于曾家坝大桥头。严匪一阵冷枪扫来,红枪会成员胡右清、朱建贵、胡术泽中弹身亡,土匪潮水般涌来,几十名红枪会成员被迫退到星福寨。严匪在曾家街及周围大肆奸掠烧杀后,继日向平利方向抢掠,但平利八角庙的红枪会数百人早已堵截,八仙龙门红枪会千余人应援,迫使严匪部原路返回,不久即退回四川。
镇坪县平溪河红枪会抗匪遗址
镇坪县平溪河红枪会抗匪遗址位于安康市镇坪县曙坪镇桃园村。
1929年左右,镇坪匪患成灾,特别是桃园平溪河这一带,因与四川城口、平利八仙交界,各路土匪、“棒老二”经常来奸掠烧杀,掠夺百姓财产;地主恶霸横行乡里,欺诈百姓;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繁多,民无宁日。在这种横征暴敛、人民求生不能的情况下,1929年秋,曙坪桃园成立红枪会,由八仙任铁佛、任雅清、丁美堂、童永寿等人组建成立,利用桃园开明绅士陈方清和邹少亭团练的掩护,秘密开展活动。
陈方清,拥有千余石稞的土地,自加入红枪会后,他租给佃农的土地从没收过稞,留有十几亩地自己耕种,给穷人看病从不收钱,老百姓非常拥护他,纷纷参加红枪会。桃园红枪会有80余人,会址设在桃园梨子树坪。红枪会由陈方清任会长、任铁佛任老师、丁美堂任大队长。红枪会有章程,有纪律,“不偷不抢、济苦济贫、不嫖不娼、齐心协力、统一指挥,打倒土豪劣绅、抗击土匪”。他们聚会时有暗号,梭镖和枪都缠有红线。
1931年,王三春部一股土匪窜入桃园,平溪河红枪会同当地团练抵抗于桃园台子,在八仙红枪会和团练的配合下,前后夹击,激战半小时,土匪四处逃窜,打死土匪几十人。后将这几十人全部埋在一个大土窑里,2004年桃园村修板石路时,铲开了土窑,里面白骨成堆。
镇坪县川东红军建立农会遗址
镇坪县川东红军建立农会遗址位于安康市镇坪县华坪镇上茅坝。
1930年2月,川东红军过镇坪华坪后,留下了30多人,这些人分住在上茅坝的小榆河、回龙、周包坝、杨家湾、大河的一些老百姓家中,秘密走村串户,联系群众,宣传共产党土地革命政策,要打土豪、分田地,政权归农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便着手建立农会。农会大约在1930年农历二月初在上茅坝成立,主席是王帮忠,成员有钱永社、谭光耀、苏理政、谭光强等二十几人。农会收缴了大地主罗世安的13条枪、3条大肥猪,打开罗世安和另一名大地主谭明和的谷仓将稻谷和猪肉分给贫苦农民。红军游击队和农会还将罗、谭的160多石稞的土地及柴朳平分给贫苦农民。这支红军游击队大约在今华坪镇的榆龙、三坝、团结、尖山坪四个村活动了近半年,撤走后,农会组织相继被迫解散,分得的土地、柴朳又被地主抢回手中。
镇坪县红三军鸡心岭战斗战场遗址
镇坪县红三军鸡心岭战斗战场遗址位于安康市镇坪县钟宝镇金岭村,是一脚踏三省之要地。
1932年12月15日,贺龙率红三军主力部队翻过鄂陕交界的大风垭,西入镇坪南部的旧城(今钟宝镇)。时国民党镇坪县独立营百余人早已闻风而逃。旧城为过去国民党县政府所在地,上半年曾遭四川曾世忠股匪焚毁,这里到处断壁残垣,人户仅几十家,产粮不足百担,难屯大军。红三军在此住了一夜,次日继续南下,当翻越鸡心岭“一脚踏三省”之要地时发现敌情,国民党黄涛部队300余人,借助清代白莲教古战壕,欲控鸡心岭一带,阻挡红三军前进。当红军逼近时,黄部开枪阻击,红三军铺天盖地而上,顿时枪声四起,双方交火不到半小时,黄部一触即溃。战后,贺龙登上“一脚踏三省”的地方说:“这里不是我们落脚的地方,我们还要继续走,走远点,用我们的脚走出一块根据地来,但这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带领部队离开了鸡心岭镇坪一侧,沿铜罐沟而下,向川东方向前进。(注:贺龙军长所说的话,录自于张健(原红三军“娃娃队”中队长)回忆录《道路在脚下》)。
在旬阳县牺牲的红军战士高中宽、尚班长烈士墓
在旬阳县牺牲的高中宽、尚班长烈士墓(红军老祖墓)位于安康市旬阳县红军镇红军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旬阳县红军镇是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乡镇,它以境内两位红军烈士墓而得名。
1935年10月18日,红七十四师之一部从湖北郧西庙川乡郭家沟经过时,被敌一个连和伪郧西三区区队副艾广清乡练发现,遂向我追击,我军没多抵抗,即翻越位于旬阳和湖北郧西交界的九龙山,过潘家河,进入花园沟,上到林家台子,并计划在这里布阵迎敌,留下特务队二班14人,由指导员高中宽在后作掩护。在高指导员,二班长尚ⅹⅹ,副班长樊帮成的带领下,特务队来到九龙山佛爷庙,正准备做早饭时,伪郧西三区区队副艾广清带领的乡练300多人已至鄂陕交界的碾子沟脑——代家垭。我军发现敌情后,即分三路上到佛爷庙后山梁上进入阵地,迎击敌人。当敌来至庙后黄土坪时,双方交火。因敌人都是拼凑的乌合之众,土枪土炮,没有什么战斗力,一闻枪声,在山上的敌人不敢下来,在沟里的敌人抱头鼠窜,狼狈不堪。我军虽然人少弹药缺,但战斗力很强,打退了敌人300多人的进攻,掩护了主力部队的顺利前进,胜利的完成了任,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我方指挥员高中宽,尚班长在此牺牲。
红军部队在旬阳活动期间宣传党的政策,访贫问苦,行医治病,与当地人民群众建立了浓厚的鱼水之情。牺牲的高中宽指导员生前以自己的医术,先后医好了一百多位农民的疮和其他疾病,分文不取,人们称之为“得道神医”。牺牲后高指导员救死扶伤的事迹深深地刻在老百姓心中,当地老百姓自编民谣歌颂红军。为纪念这位红军烈士,当地群众自发为其修墓、树碑、烧香、供奉、许愿,祈求红军烈士治病赐福,称颂为“红军老祖”。
“红军老祖”声名远扬,扫墓、许愿者络绎不绝,省内外群众纷纷慕名而来瞻仰烈士,烧香敬奉。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先后在林家坪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馆、纪念塔,重修了烈士墓,征集了大量的红军标语、歌谣和遗物。在2007又修建红军纪念馆园区,现新建的纪念馆、展馆、纪念碑、祭祀广场、叠水景观、炮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给人们。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旬阳县李兆众烈士牺牲地旧址
旬阳县李兆众烈士牺牲地旧址位于安康市旬阳县城关镇李家台村,俗称灵岩寺。
李兆众,男,化名冯宇、个子,1916年出生于旬阳县城,曾任中共旬阳县工委组织委员。他自幼读书,1936年春旬阳简易师范肄业,1937年初参加安康兴师附设“义务教师”训练班学习,年底结业回旬,在城北甘岭乡间小学任教。1938年下半年在旬阳县城河街开办“阅报室”和“夜校班”,担任教师,后转县城东门小学任教。1938年7月,经路德厚介绍加入共产党,1939年3月中共旬阳工委成立,任工委组织委员,同年7月,经党组织介绍同罗广文、鲁纪冲等人到云阳镇省委干部训练班学习,不久又转入延安抗大第五期学习。1940年8月中旬,从延安返回旬阳。回旬后,积极开展党的工作,联络部分党员和进步青年组织武装暴动。1941年“旬阳惨案”中,于2月19日(农历正月二十四)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虽受严刑拷打,但革命意志坚定,始终未向敌人暴露党的真实情况。2月21日在旬阳县城东灵岩寺被敌杀害,年仅二十四岁。
旬阳县黑山战斗遗址
旬阳县黑山战斗遗址位于安康市旬阳县城关镇双垭村,俗称界石垭。
1948年4月20日,陈谢兵团(陈赓与谢富治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十二旅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上关独立团等,将国民党陕保八团包围于旬阳县城西北的黑山,经过数小时激战,击溃两个营,俘敌379人。此次战斗被称为“黑山战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安康革命历史简要情况[ 01-14 ]
下一篇:紫阳抗日义勇军联队[ 01-14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