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我市获得“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

作者:艾蓓 时间:2016-05-16 14:07 来源:安康日报 【字体:

  5月11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召开的中国丝绸产业发展峰会暨全国产销形势分析会上传来喜讯,我市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

  由中国丝绸协会组织的“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评选活动,经省市申报、业内专家评比,中国丝绸协会根据《茧丝绸行业特色基地评定方法》,经专家综合评定,授予江苏东台市、海安县,广东韶关市,云南陆良县,陕西安康市,山东日照市,广西宜州市、环江县,重庆涪陵区,四川宁南县、宜宾市、绵阳市、南充市等13个地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
  据悉,此次评选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商务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积极推动我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发展,形成地区产业特色和规模效应。安康市能从全国脱颖而出,获得“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是长期以来政府、企业及从事蚕桑生产科技人员一致努力的结果。
  自2006年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抓住东桑西移实施机遇,依靠我市绿色资源禀赋,率先实现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战略思想。“十一五”期间,通过各方努力,我市共实施中、省“东桑西移”项目62个,获取补贴资金5002万元。项目批复下达后,项目所在县区政府、龙头企业和蚕农高度重视,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掀起了一股发展蚕桑的浪潮,共新建优质高产桑园20万亩,小蚕共育室 5万㎡,推广方格簇3000万片,项目建设总投资达到1.5亿元。通过“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提升了蚕桑基地建设规模和水平,带动了蚕桑实用新技术的推广水平,构建了新型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奠定了我市优质茧丝基地的地位。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丝绸市场变化及劳动力流失等问题,我市通过“强村大户”项目的实施,引导由千家万户分散养蚕模式向具有规模效应的强村大户集聚,提升养蚕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巩固蚕桑生产基础。截止2015年末,全市全年发种稳定在20万张,全市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3700户,年养蚕5.8万张,占全市养蚕发种量的26%。同时,引导企业加大污水循环处理系统、自动缫丝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全市缫丝企业污水循环设备、智能缫丝机普及率均达90%以上。加大品牌创新,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展会,构建丝绸营销网络。形成了“宝业丝绸”、“巴山丝绢”、“康复来”、“鎏金蚕”、“圣力雄蛾王”等一批自主知名品牌。“华丽艺丹”、“美在盛唐”、“玉蚕家纺”等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营销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构建营销网络,参加“中国杭州国际丝绸服装展”及各种展会,开拓市场。全市丝绸行业拥有丝绸服装品牌3个,蚕丝被品牌13个,蚕桑综合利用品牌4个。
  以此次获得“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为契机,继续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加大基础设施等投入,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机制,强化优质茧丝质量和效益,提升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水平,为促进安康经济发展、推动“十三五”我市茧丝绸行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广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