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街道窄又窄,活像一条乌梢蛇;往年的街道短又短,好像爷爷的旱烟杆;往年的房子矮踏踏,活像乌龟地上爬……如今山城大变样,高楼大厦一幢幢,这边就是观江台,那边就是体育场,宽大的广场真漂亮,盏盏彩灯放光芒……”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公司自编自演的民歌剧《驾起彩船逛山城》,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创卫以来紫阳山城的今昔巨变。
时间追溯到2007年,全市一区九县,唯独紫阳不是市级卫生县城。次年7月,紫阳“创卫”工作正式启动,“用一年时间争创市级卫生县城,三年时间争创省级卫生县城,最终实现国家卫生县城目标。”2011年,创省卫目标如期实现,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启动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环境卫生治脏、市容市貌治乱、市民卫生意识治差,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齐头并进。目前,该县创国卫工作已通过市级评估推荐和省级资料审核,进入省级暗访的最后冲刺阶段。
9年投入50亿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县城小,创卫的动作不能小;财政穷,创卫的志气不能穷。
县委、县政府每年坚持问计于民,办好城市建设10件实事,9年累计投资近50亿元,用于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改造等工程。先后完成紫府路、河堤路、红广路、神峰路、火车站进站路改造,建设农贸市场3个,新建停车位1300余个;县城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转,改造背街小巷50余条。紫阳广场、体育场、文化中心、紫阳港及观江平台、县城防洪工程、二期供水和净化工程、县城重点棚户区改造、垃圾填埋场、火车站停车场、高速客运站、茶叶专业市场、汽车修配市场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各镇均配有垃圾清运车,县内主要交通干线住户、沿江沿河院落住户、集镇周边重点村实现垃圾池(房)全覆盖。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县城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城面貌彻底改观。
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力开展“园林单位”、“园林小区”创建活动,各机关单位、社区、院落见缝插绿,对城区空地全部绿化,县城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建设项目启用“绿化图章”,绿化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截至目前,县城区绿地面积114.9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3平方米。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文笔山景区、滨江长廊及县城主街道楼体亮化工程。同时,围绕破旧楼体、破旧墙体、破旧门店、破旧招牌等重点,狠抓美化市容市貌工程。
治理脏乱差,创造洁净美
过去,“脏、乱、差”一直是农贸市场的真实写照。如今,在紫阳县城的农贸市场里,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家住东城门的刘芳女士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到西关菜市场买菜,道路两边挤满了卖衣服、烧烤等东西的摊点,杂乱无序,行人只能在摊点间绕行。自从政府对沿街秩序进行整顿后,不用再被摊贩‘包饺子’,购物环境舒心多了。”
现代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紫阳县城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原因,城市管理难度大。该县大胆探索,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整合部分行政执法权成立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努力由过去的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高水平、高效能管理。
在保洁方面,该县在城区主街道、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实行划片管理,责任到人,定时洒水、一日三清扫、全天候保洁,聘请协管员对环卫保洁情况进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协管与环卫保洁队伍高效整合,错时、错峰上班,实现了城区主街道环卫保洁无缝隙管理;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密闭收集清运、填埋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对县城公厕落实专人管理,县城环卫保洁率、垃圾清运率、公厕保洁率均达到100%。
在市容秩序管理上,对城区所有临街门户全部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并实行挂牌管理;组织专人将居民的空调水接入地下排水管道;对城区的弱电线路进行整治,拆除有碍市容观瞻的数据交流箱及附属物;加大对城区蜂窝煤加工、废旧品收购及酒店、商场等商业行为的管理,杜绝杂音扰民;新建县城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对县城区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实行24小时监控管理;实施物业服务进社区,通过前期试点,2017年将实现县城物业服务全覆盖,老旧社区的卫生状况将得到彻底改观。
创卫就是创幸福,创卫就是创和谐
“创卫不仅是要创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创幸福、创和谐,让他们在更干净、更美丽、更宜居的城市中生活。”县上决策层对此形成了共识。
该县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相关副县级领导任副总指挥、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创卫工作指挥部,抽调业务骨干和精兵强将成立创卫办,统筹协调全县创建工作;各单位、各镇、各村(居)委会成立相应的创卫组织机构。为夯实责任,该县实行县级领导包部门、包行业、包社区、包路段的创建工作机制,将创建工作任务分别落实给全县30名县级领导、17个镇、11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部门各尽其责,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市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量大、面广,涉及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群众卫生习惯等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和参与,创卫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让更多百姓参与到创卫中来,紫阳通过进社区、进街道、进单位、进学校搭建“创卫”宣传阵地,利用板报、滚动标语、横幅,广泛宣传“创卫”的意义、标准、程序,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
如今,走上紫阳的大街小巷,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各沿街门店正在对自己的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清理,社区居民忙着打扫自己的房前屋后,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清理卫生死角,路人顺手捡起不知谁落在地上的塑料袋……广大市民纷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成为创卫主力军,以不同形式为创卫贡献力量,用自己的言行谱写和谐社会文明之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