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我市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提升畜牧技术干部发展理念和技术水平,由安康市农宣中心承办的2016年基层农技员特色产业(畜牧)培训班经过一周培训圆满结束,市、县、乡畜牧技术干部130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内容新颖针对性强,具有“重、新、强、活、严”五大特点,培训效果显著,受到参训学员的普遍欢迎。
“重”——组织高度重视。为组织好本次培训班,市农业局高度重视,专门召开相关单位会议,安排部署培训工作。市农宣中心精心设置培训方案,与市畜牧中心多次座谈讨论,从培训课程、教师遴选以及培训资料上进行精心设计和认真准备,从培训管理的各个环节上进行安排部署。
“新”——内容新颖丰富。紧扣产业发展形势和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讲什么”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为学员提供营养丰富的“充电套餐”。设置了《转型升级中安康生猪产业的现状及对策》、《规模猪场管理的关键环节》、《生态养殖技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及对策》、《人畜共患病防治及处置》、《规模化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等课程,全面系统地从当前畜牧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到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提高我市畜牧产业技术干部的产业建设能力有很大帮助。
“强”——师资力量强。一是邀请领导干部授课。邀请的领导干部有陕西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检疫监督科科长任晓玲、省动物疫病预控中心科长赵光明、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主任陈少谋、市畜牧中心副主任王齐康等,他们熟悉理论政策,实践经验丰富,紧贴学员实际,讲授的课程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分析透彻,使学员更容易理解、接受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聘请专家教授授课。授课专家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副理事长刘孟洲、安康学院副教授权群学、市畜牧中心高级畜牧师刘绵刚。学者教授理论功底深厚,见解独到,参训学员深受启发,收获很大。
“活”——形式灵活多样。在专题讲座的同时,融入了实地参观学习,通过“走出去看、学”的形式,组织参训学员到阳晨现代牧业公司,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润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循环农业园区实地参观学习,拓宽学员们的视野。同时组织的交流研讨、教学效果测评、问卷调查等环节,充分调动了每个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使学员能够在学中思,在思中议,增强了培训效果
“严”—— 管理严格。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将各项工作细化落实到人,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农技员培训管理制度》,从教学管理、班务管理、考勤考核、资金管理等环节制定明确要求,规范管理。二是加强培训管理。在报到当晚召开各县领队会议,就培训组织管理进行安排。加强日常班务管理,每天安排两名班主任跟班管理。培训实行考核,将学员上课考勤和学员参加交流研讨、完成个人培训小结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做为对学员培训的考核。培训学员都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始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参加培训,尊师守纪,认真听课,展现了我市畜牧产业基层农技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学风。
通过培训,参训学员开拓了眼界和思路,增加了知识,更新了理念,学员们对这次基层农技员特色产业(畜牧)培训的效果赞不绝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