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委员建真言 民众达心声——市政协二届二次全会“委员论坛”综述

    作者:吴咏梅 时间:2007-01-16 18:19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寒梅飘香,冬阳送暖,安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大礼堂内,掌声阵阵,气氛热烈。市政协二届二次全会以构建和谐安康为主题的委员论坛正在这里举行。
    26位委员做了现场或书面发言。他们心系构建和谐,情之切切,坦陈政见;直击社会热点问题,言之凿凿,震聋发馈。这是一次民众诉求的集中表达,一次委员议政风采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履职激情和智慧的充分激荡和交融。

    农业能闯过市场“鬼门关”吗?

    农业是安康的传统产业,也是安康绝大多数人口赖以生存的产业,由于得不到市场长期稳定的支持,长期以来,各种农产品大多只能维持在自给自足,分散小规模生产的水平,这是导致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能不能使农业顺闯市场关,将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致富,事关构建和谐安康的成败。杨高委员建议,要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培育涉农龙头企业,组织起更多的分散经营的农户开发优质粮、药等资源,做强特色产业,竭力拉长育种、肥料、种植、收获、加工、养殖等产业链,通过构建流通链、结成利益链、培植要素链、塑造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唐德剑委员建议:要把畜牧业作为实现农业突破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培植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推进产业化经营,使畜牧业解决好市场“瓶颈”问题。

    如何营造企业发展的春天?

    企业是现代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企业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没有企业的发展,安康的发展就是纸上谈兵。黄秀玲、史裕星等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安康企业发展的环境不尽人意,投资环境满意度不高,存在企业负担重,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管理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后劲等问题。为此,史委员和黄委员疾呼:优化投资环境刻不容缓,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是当务之急。必须加紧营造成本最低的政策环境,效率最高的行政环境,回报最快的服务环境,一流的经营环境和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民营企业更需要进一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诚信。共同营造企业发展的春天。

    安得天下寒士俱欢颜?

    缩小贫富差距,普享发展成果,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我市在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他们经济上收入底,政治上缺少诉求表达渠道,个人权益上缺乏保障,社会地位上处于下层,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是其主体。黄芳委员呼吁全社会要善待弱势群体,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制定政策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弱势人群的合法利益,社会各界要积极为弱势群体代言,充分表达他们的诉求;李家斌委员对失地农民的处境深表忧虑,他指出,随着基本建设规模的加大和城市的扩张,失地农民队伍还在不断增加,他们处于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分的境地,是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他建议把失地农民纳入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管理,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对纳入城市建设范围内的农民整建制转为城镇居民,采取以土地换保障的办法,建立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马明世委员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他认为目前我市社会救助水平较低,救助网络尚未形成,救助标准不透明,监督检查不到位,使救助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建议积极筹措和广泛吸纳社会救助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

    公平的起点在那里?

    和谐社会的基点是社会公平,对个人的发展而言,接受教育的公平是实现其它方面公平的前提。周裕厚委员对农村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很可能造成贫困代际传递忧心忡忡。他指出,留守儿童以成为农村教育的难点。由于大量青年外出务工,孩子交给别人照管,留守儿童以高达30%,因得不到亲情关爱,“问题少年”中留守儿童占70%,严重影响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质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教育质量的差距和经济上的困难,一些农村少年感到前途无望,“读书无用论”在农村俏然抬头,加大了农村发展的难度。如何破解教育难题,龚涛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职业教育是平民的教育,是解决生存的教育,是搞好农村教育问题的一条重要渠道,一是要做好《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工作,提高思想认识;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导,部门、行业和社会参与,面向市场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三是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四要面向社会需求,不断深化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五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邓春芳委员还就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发表独到的见解。

    地域文化的归宿在何处?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是地域特色的灵魂。安康的戏剧、民歌等独具魅力,虽经政府的长期保护抢救和当地文化人的努力传承,但日渐衰微的趋势未从根本上扭转。束文寿委员对此焦虑万分,他指出,仅以著名的汉调二簧为例,虽然国务院以国发[2006]18号文件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行保护,但安康能全面传承的老艺人均已年届八旬以上,一些较为年轻、有一定演唱能力的艺人大多年事以高,且因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积极性受到挫伤。发展与消亡,目前已到紧要关头。他呼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地域文化的保护工作,尽快成立汉调二簧保护中心,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方案,,投入必要的经费,责任到人。对有一定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加大保护力度,使之成为构建和谐安康的精神支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