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创建,让城市更具活力品质和自信

——安康“十二五”创建工作成就综述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1-20 10:15 来源:市创建办 【字体:

  回顾“十二五”历程,安康城市创建创造了累累收获,留下了难忘记忆,最大亮点是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被全国爱卫会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强势启动并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健康城市建设;实现了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全覆盖,汉阴、石泉、平利、白河、宁陕以及皇冠镇跻身国家卫生城镇行列,石泉、汉阴、平利入选国家园林县城公示名单。主要成效表现在五个方面:


绿化美化工程

  民生城建提速发展。受经济、用地、交通等多种因素制约,安康中心城市规划起步晚,城市公共空间不足,城市设施不配套,城市管理水平低,环境卫生脏乱差,群众反响十分强烈。“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创建总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把创建的标准、内容、要求作为城市发展指南和基本遵循,着力推进城市路网建设,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提升交通配套设施,大搞绿化美化工程,城市建设累计投资达131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2条,改造提升背街小巷86条,建设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等交通组织20余处,新建改造各类专业市场30余个,新建停车场30余处,新建环卫设施86处,建成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和医疗垃圾集中处理中心,促进了城市科学发展,极大改善了城市面貌。自2013年以来,喊响做实民生城建,对照群众需要、围绕创建标准,财政引导投资4000多万元,撬动社会融资3亿多元,差什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快推进以环卫、市政、交通设施,市场、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城市绿化建设,小餐饮、公共卫生提升,非法广告、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整治为重点内容的130个创建民生项目,建成了一大批市民最关心、城市最急需、创建最基本的城市基础公益配套设施,有效缓解了“垃圾多、污水多,市场少、公厕少,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难题。从2014年开始,大力实施城市重点城建项目三年行动计划,扎扎实实推进民生城建、基础城建、生态城建、人文城建,城建项目高达409个,推动城市建设再次实现了提速发展。


着力推进城市路网建设

  创建为民普惠民生。创建评价指标方方面面,但群众满意永远是第一标准。牢固树立创建为了群众、创建依靠群众的理念,把创建指标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将创建活动与改善民生相融合,更多更具体地关注群众身边的事,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环境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扎实推进城市“里子”工程,实现了185条背街小巷、65个老旧无物业管理小区、19个城中村和城市出入口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常态化。在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坚持市容市貌大巡查的同时,集中力量强势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非法广告、流动经营等16项整治,维护城市良好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市民对市容环境满意度为97.2%。以服务群众健康为方向,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强化传染病防治,加强病媒生物防制,严格小餐饮、五小行业和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努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市民对开展创卫工作满意度为97.6%。以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为引领,狠抓污染减排、保护汉江水质、防治大气污染、整治城市噪声,大力推进公园广场绿地建设、城市出入口造林、周边山体水岸绿化,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其中全市每年造林绿化都在50万亩以上,城市道路机扫率由30%一跃提升至100%。创建达标和为民创建同频共振,创建活动变成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的过程,创建已经成为群众关注度最高、参与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民生工程。


建设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等交通组织

  坚持标准彰显特色。创建标准就是创建方向。面对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和欠账大的城市基础设施,按照“消灭最差、补齐短板、创造亮点、形成示范”的思路,紧扣标准、求真务实,确保既符合评定标准又体现安康特色,走出了西部经济欠发达、市政基础薄弱城市创建成功的路子。开展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试点,支持并指导高新区率先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和指挥中心平台。启动了精细化管理示范街试点,在城市“两纵三横”街区统筹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配套、城市绿化、门头牌匾、交通管控等城市管理,探索安康特色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之路。在非法广告治理中建成156个便民信息发布栏,投入50万元实施非法广告治理市场化运作。为保护汉江,大搞植树造林,实施汉江综合整治,投资18.6亿元建成21个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场),启动18个沿江重点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累计关停“两高”企业300余家。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我们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环境连片整治和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广生活垃圾“户收集、村运转、镇处理”模式,特别是深入实施避灾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环境治理,投资1.1亿元在184个搬迁安置社区配建污水和垃圾净化处理设施。整治社区卫生中,开展创建提升八进小区,实行单位卫生社区统一管理。整治小餐饮中,在30家大型餐饮企业建成阳光后厨,政府以资代补的形式,对1100多户小餐饮后厨进行改造提升,推动317户流动小餐饮进店入室,213户“五小行业”经营场所进行改造提升。病媒生物防制中,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聘请PCO公司科学除害。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启动了市疾控中心、中心血站、疗养院整体北迁工程,建成了市儿童医院、妇幼院和精神康复中心。


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创建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群众的参与程度,群众在创建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牢固树立创建为了群众、创建依靠群众的理念,不仅重视城市外在形象的改善,更注重城市人文精神的培养,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双创灵魂。把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市民素质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舆论宣传势头强劲,社会宣传深入人心,教育培训寓教于乐,全民参与创建争做文明市民十大主题活动、“爱我安康、树好形象”宣教活动、市民素质教育培训活动和创建进机关、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四进”活动喜闻乐见,有力推动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入心入脑。将创建作为潜移默化的社会改造工程,通过创建改善城市环境,依靠环境提升人的境界,用良好的市民素质折射出城市的形象之美。坚持立规矩、严管理、树规范,深入开展根治陋习和文明劝导活动,使健康、文明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创建“成败在汉滨、决战在汉滨、基层基础在汉滨”的意识,强化镇办社区创建职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贴近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所急所盼之事,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群众发自内心支持创建,把创建当作自己的事,自觉投身创建共创共享。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责任人。97.6%的参与率,充分表明了创建拥有了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强势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16项整治

  以创促建永续发展。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牢固树立创建永远在路上理念,坚持抓整改、促提升、防反弹、建机制,着力推进城市管理向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转变。积极探索城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健全爱卫管理机制、改革公共交通体制,用制度固化创建成果。充分利用多年创建已形成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不断拓展创建工作深度和力度,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动创建活动,正在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建设健康城市。以中心城市创建为核心,辐射带动城乡联创,全市各县区普遍把双创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增进群众福祉的总抓手,实现了省级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全覆盖,5县1镇跻身于国家卫生城镇行列,3个县入选国家园林县城公示名单,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省市级卫生单位和镇村、生态镇村、园林式单位及居住区,城乡因创建而变得更加美好,群众因创建而生活得更加幸福。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投入了巨大力量,各片区各单位倾注了大量心血,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付出了艰辛努力,创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波澜壮阔。创建创出了城市活力、品质和自信,创出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创出了广大市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创建中砺炼的“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精神,已成为安康加快发展的宝贵财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