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西汉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和全省“一、六、八”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宁陕县如何迅速融入西安国际都市经济圈,在陕南山区率先实现突破发展?10月28日,县委书记陈明在县十三次党代会上一语中地:“全力培育绿色消费市场。”
近年来,该县立足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实施“一带两区”发展战略,强势推进“绿色食品、山地中药材、生态旅游”三大绿色产业建设,着力实现“水电、矿产、食品加工”三大特色工业突破,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的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绿色产业迅猛发展。西汉高速公路的贯通将拉近宁陕与西安的时空距离,不断壮大的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品牌日益响亮,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也越来越受青睐,使宁陕蓄积了招徕绿色消费群体的巨大吸引力。内、外部条件都为宁陕奠定了培育绿色消费市场良好的基础。对此,该县提出了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面实施“拉送”战略,着力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实现突破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即,将外面的游客“拉”进来,把宁陕建成西安及周边城市观光旅游消费市场;把宁陕建成绿色食品、山地药材的生产基地,并将这些绿色产品“送”出去,使西安及周边城市成为宁陕绿色产品消费的大市场。
按照“六个围绕”(农业围绕培育绿色消费市场调结构、工业围绕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出产品、三产围绕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增效益、基础设施围绕培育绿色消费市场上项目、管理围绕培育绿色消费市场上水平、社会围绕培育绿色消费市场聚合力)培育绿色消费市场的总体思路,在旅游开发上,坚持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区性开发”的路子,在发展壮大商贸流通、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开发根雕、竹编等旅游文化纪念品,积极培育旅游休闲、节会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在建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七亩坪、汶水河等旅游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建成投运,天华山森林公园、筒车湾休闲度假区等旅游项目引进资金超过10亿元。结合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挖掘提炼乡土文化,发展一批有特色有档次和规模的农家乐,形成原生态森林休闲乡村旅游品牌;在农业产业上,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等生态高效特色农业,做优做强清洁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山地药材等特色品牌。按照“一乡一主业,数村一特品”的发展方向,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做好农产品地认定和质量认证工作,扶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药材和绿色食品精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特色工业上,通过外引内联和政策优惠等方式吸引资金,加速月河、汶水河流域的水能资源开发,新、扩建铁炉坝、渔洞子等10座水电站;培植冷水沟矾矿、秦岭石材加工园区等一批年产值过亿元的环境友好型矿产企业,提高矿产利用率和对GDP和财政的贡献率。围绕旅游产品开发,大力发展土特产包装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新建一批矿泉水、保健饮料等生产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国家级优秀旅游县城的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和标志性建筑,坚持不懈地抓好“五个一工程”建设和集镇建设,积极开展全国卫生县城创建活动,拉大县城骨架,进一步提升城镇品位。与此同时,建成一批星级酒店和家庭式旅馆,进一步提高县城一日游的接待能力;在管理服务上,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推行“一卡式”收费和收费明白卡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实行检查、收费等行为审批管理,建立部门述职通报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和行业自律,积极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环境。
据了解,目前宁陕县的板栗、核桃园面积达到27万亩,肉类年总产量达3900多吨,袋料食用菌年发展规模达到850万袋,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达10万亩,天麻、猪苓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秦岭峡谷漂流、县城一日游等旅游项目相继投入运营,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朝阳沟休闲度假综合区等旅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狩猎场将于2007年元旦开业;大花坪等6座在建水电站总投资1.6亿元、总装机答2 .2万KW,以旬阳坝镇钼铁矿和江口镇石材为主的环境友好型矿产开发快速发展,企业年产值达到9000余万元。招商引资连续两年位局全市第一,总额达到15.7亿。两轮县城“五个一工程”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400万元,县城的面貌日新月异,已经成为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又一旅游景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