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一个好医生和一群好心人

    作者:杨波 刘丹 胡仕巧 时间:2015-12-03 09:12 来源:汉阴县 字号: 打印

      连日来,汉阴县城到处充满着爱与温馨:为了救助一位好医生,一群好心人齐动员,用血液温暖着严冬。截止12月2日,仅在汉阴一个采集点,就来了400多人,验血合格293人,献血457袋,总量达91400毫升。
      11月29日,安康日报微信朋友圈上的一条消息让人十分揪心,汉阴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医师沈兰军,2015年7月被确诊为淋巴癌,急需大量血液重建人体肝脏造血功能。消息一出,迅速被微博、微信和QQ群转发,引起爱心人士的高度关注。
      确诊前一天,坚持到医院最后一次坐诊
      现年67岁的沈兰军,1975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分配在汉阴县医院外科工作。沈兰军一生救死扶伤无数,行医40年来,退休后依然坚守在门诊一线,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确诊前一天依然坚守岗位。
      2015年7月,他不幸确诊为淋巴癌,在进行了四期化疗后,近日突然导致爆发性肝炎,生命垂危。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重症监护室救治,病情危急。根据治疗方案,至少要做2-3次血液置换,目前,第1次血液置换已经成功实施, 第2、3次的血液置换还没有进行。
      据该县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80年代初,沈兰军就成功开展了外科手术,切除3岁患儿的巨大肾母细胞瘤(3.5公斤)。1985年至1988年期间,他在汉阴较规范化地开展了普外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乳腺癌的根治术、胃癌扩大根治术、结肠癌全结肠切除术、肿瘤肝部分切除术等。同时还开展了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治疗,门腔静脉侧分流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

      省血库“告急”盼爱心  一群好心人帮了第一程
      11月29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监护室等血救命的沈兰军得到的消息是,交大一附院B型血浆已几无库存,省血库库存B型血浆在警戒线以下。沈兰均三次手术至少需要9000cc,用血量大,需要发动互助献血。
      “我在安康,我也想来献血!”“我侄子在临潼,明天就会赶去西安献血!”“我就是B型”“我老公也是B型”……
      安康的付波,汉阴的张凤英,宁陕的李兵,宋显云……一时间,当汉阴的沈小瑞在安康日报微信朋友圈首先发声后,温暖的声音就一直不绝余耳。华商报、陕西电视台安康站、安广台、安康日报等媒体也纷纷发声。
      因为有爱,生命的奇迹肯定可以创造。在众多热心朋友的支持下,11月30日,沈兰军第一次血液置换成功,危急症状明显改善。
      上演“倾城之爱” 干群踊跃献血创单日记录
      “因为沈大夫后续还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置换,在西安的互助献血效果欠佳,我建议还是与交大一附院和省血库沟通,我们随时准备在安康和汉阴组织献血,将血浆送往西安!”当天,来自微信朋友圈的王涛与市中心医院和采血站咨询后发声。
      爱需要传递,需要人们的广泛参与。12月2日9时许,一辆献血车停在了汉阴县医院门口。这次明显和往常不同是,前一天汉阴新闻网官方微信将此消息发布后,献血车还没到,公务员、企业职工、警察、农民、医生、工人、企业家、个体户等社会各界人士就早早在此等候。车一停稳,大家立即迎了上去,有妻子拉着老公来的,有父亲带着儿子来的,有刚下夜班的医护人员,还有许多年龄不够、体重不足以及年龄偏大的人们,工作人员一边感谢,一边劝慰。一位护士检查出自己贫血不能献,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更加让人感动的是,因为来献血的人员过多,有的从不到9时一直等到中午11时还没有轮到,有的连续排了三次队,安康市中心血站不得不又紧急调动了一辆献血车来增援。
      “在一个采集点,一天来了400多人,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壮观的场面,这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安康市中心血站血缘保障科负责人汤礼勤说,“所有的血经过初筛,将会送到安康进一步检测,最后送到西安中心血站进行检测。本次献的血,将优先保证沈兰军的治疗用血,其他的血用于其他紧急病人的救治。所有人的献血依然计入献血者个人献血档案。”
      伸出胳膊,绑上橡皮绳,紧接着输血管中缓缓输送着献血者滚烫的血液。这样的情景在汉阴重复了一次又一次,但每一次都是那么滚烫,一群好心人用爱心和勇敢,为这个冬日添上了一抹温暖的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杨雯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