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资本“蓝海”向安康招手

——探温安康产业投融资市场新动向

作者:来庆琳 时间:2015-08-20 09:05 来源:安康日报 【字体:

  资本市场离安康并不遥远。位于恒口示范区的陕西本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个多月前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以来,在安康众多成长型中小企业中掀起波澜。市工信局近日重点企业融资需求及新三板挂牌意愿调查显示,我市百户重点企业中有新三板挂牌意愿企业达11户。
  本朴公司的一小步,是安康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一大步。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进入攻坚期,资本市场在其间扮演着更加重要角色。随着国家一系列资本市场利好消息出台,以激活社会资本为重点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突破,市场能量深度释放,资本“蓝海”已向秦巴山区腹地的安康招手。
  临渊羡鱼不如进水捉鱼。对11万户安康中小企业而言,谁有下水的勇气,谁就会获得资本眷顾的更多机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当下安康已具备地方优势资源为基础、且开发前景良好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中亟待审视的课题。

  利好政策频出 隔江观望或将贻误先机

  我国经济活力受到制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一直以来成为决策层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激活社会资本为重点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2013年,随着国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意见出台,民间资本正逐步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
  尤其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资本市场更是利好频出。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2014“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化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全方位改革。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多层次股权市场体系结构,在清理整顿基础上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15年3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提出加快创业板市场改革,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
  6月,国务院支持大众创业的举措出台,在该《意见》中对创业从营业执照到知识产权以及上市都有相关政策支持,鼓励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发展众筹融资平台。
  7月,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包括P2P网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业态监管空白终被打破。在业内看来,网贷与股权众筹企业挂牌新三板甚至实现在主板上市的制度性障碍也有望得以清扫,互联网金融和资本市场“深度联姻”有望正式开启。
  进入2015下半年,证券法大修、新股发行注册制渐近、新三板分层制度年内有望推出等多项政策红利更值得期待。随着各项利好政策或将继续出台,在规范中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新常态。
  安康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同时作为后发展地区,多年来中小企业资本筹措以民间合伙或银行借贷为主,面对资金和经营双重压力,如何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敢于跳入资本大潮,博得资本眷顾,需要更多安康企业家的自信和勇气!

  金融服务给力 企业融资仍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内核。作为后发展地区,面对经济发展迫切需求,近年来,我市紧扣金融服务经济发展主题,着力把辖区内金融机构和地方性融资机构全部纳入政府管理服务范畴,建立健全金融业发展筹划、运行协调、考核评价、监督管理和信息沟通等五大机制,将金融业作为重点行业予以扶持,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统一协调的大金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我市各级政府自觉将金融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通过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政银企座谈会等形式,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对接平台。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发展小额信贷机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强化信用担保服务、规范融资服务管理等方面,力促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难题。
  尽管各项政策向好,就企业而言,受制于自身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等原因,银行“惜贷”时有发生。而借助于近年来融资担保机构、小贷公司、典当公司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得到极大缓解,但仍旧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迫切需求。企业还在呼喊融资难、融资贵。
  就市场而言,竞争的白热化已让部分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在这一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市场,企业发展异常艰难,上升通道极其有限。而追求差异化的“蓝海”市场,则会开创和掌握新的需求,强调价值的重新塑造和包装,不断探索市场潜在需求。
  据安康统计信息网信息,2015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07亿元,增长22.3%,高于全省16.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民间投资占据“半壁江山”,增长14.8%。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瞅准安康经济发展战略新高地,纷纷转变业态。安康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机遇正好为我市跃跃欲试的民间资本找到了新的出口。
  当前,我市山林经济、涉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生态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还处于成长期,未来的“蓝海”市场蕴含其中,潜力巨大。在安康经济发展新征程中,面对强烈的资本需求和新的市场机遇,仅靠传统资金投入,显然已无法满足企业现实需要,谁先向资本市场伸出橄榄枝,谁就会赢得先机。

  安康破冰试水 进水捉鱼向股权市场“蓝海”挺进

  5月29日,本朴房地产公司顺利借道上海股权交易中心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平台,在Q板挂牌,为下一步进入资本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至此,不到一年时间,全市已有3家企业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Q板只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试水阶段,而通过本朴公司试水,也让更多安康本土企业看到资本市场魅力所在,在点滴变化中增强了发展信心,表达着对拥抱资本市场的强烈渴望。他们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资本引入,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再造现代企业制度,进而提升企业发展理念和战略。
  市工信局近日开展的重点企业融资需求及新三板挂牌意愿情况调查:100户重点企业中,需求资金超20亿元。同时,100户重点企业中有新三板挂牌意愿企业11户。
  记者从市金融办获悉,目前安康北医大、阳晨牧业等企业进入省上重点上市企业后备库,阳晨牧业正进行资产评估和企业改制相关工作;中科纳米、华银科技等企业已与券商签订合作协议,正筹备“新三板”挂牌前期事宜。
  不久前,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除享受西部大开发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外,对在A股市场上市的市内企业市财政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或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交易的市内企业,市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这种激励,也正是政府对安康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我省也将支持、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挂牌作为重要抓手。近日由省工信厅等四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明确,今明两年全省实现100户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培育拟挂牌后备企业500户,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实力。
  市委三届八次全体会议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凝聚各方力量全力发展经济。结合省市要求和安康实际,市金融办、市工信局等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市工信局拟近期举办新三板培训会,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市金融办有关人士透露,目前我市也将着手开展四项工作,一是做好新三板上市宣传;二是要求各县区推荐1——2家上市后备企业;三是筹备召开一次全市新三板上市工作座谈会;四是对后备企业与券商签订合同并支付首期费用的企业,给予50万元资金奖励补助。
  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紧锣密鼓进行,资本“蓝海”正等待着安康企业擂鼓出发,破冰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