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办过企业,工商、质监、税务......每一个部门窗口都要单独跑,所有的证照办下来,资料都需要一拉杆箱;现在,不仅不跑路了,一个公文包的资料就搞定。”7月22日,在紫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刚刚办理完旅馆业注册登记的张海昌打趣地说。
办事人员手中的“拉杆箱”换成了“公文包”,这是审批大提速带给他的最直观感受。事实上,“拉杆箱”瘦身的背后,是紫阳县依托升级版并联审批系统推出的行政审批“一表制”。 据了解,办理“企业登记”最基本的需办理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环保等7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参与部门多、申报材料杂、审批时限长,很多群众在办理相关事项时都很头疼。针对这种状况,紫阳县政务中心设立并联审批窗口,实行行政审批“一表制”,将所有部门所需的8份表格134条信息整合为只有58条信息的1张表,通过软件系统自动生成原始8套表格信息,由审批部门各自审核相关表格信息后进行审批,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今年以来,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整合流程、服务前移,统一受理、分发相关,搁置前置、同步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原则,围绕企业登记类和建设项目类审批,大力推进并联审批,对现有审批职能部门各类要件进行分类和整合,把申报审批手续所需提报多个部门的基本信息简化为“一张表”,办事人员只需要到并联审批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真正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 与此同时,“一表制”依托并联审批软件,将审批手续、审批流程与审批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各审批部门联网共享审批数据。涉及审批部门只要是能从“大数据库”中查阅、调出的审批信息,办事群众就不再作为申报要件提交,办事者只需要填写一张表,不用向多个审批部门重复报件,真正意义上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由各部门之间共享审批信息,同步联网操作,不仅打破了各种证照互为前置的“梗阻”,方便了群众办事,也进一步打破了行政的壁垒,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
目前,涉及并联审批事项的窗口部门已全面完成材料“瘦身”,初步建立起45类企业注册登记审批事项和15类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联办的“一表制”审批模式。这一审批模式的创新,带动了行政审批机制和审批模式的转变,真正实现了县级并联审批事项“一表制”全覆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