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科协积极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努力为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两次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入选“学术金秋”省级重点活动范围,得到了省科协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大型活动服务全局
富硒产业是安康近年来主抓的一项特色优势产业,但其发展一直处于小而散的状态。为了找准富硒产业发展的路径,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优势产业,2013年10月25日,市科协主动与安康学院、中国(安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市富硒食品产业协会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安康富硒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来自国内学术界、产业界300余位专家学者、富硒食品企业代表、富硒地区嘉宾以及市县区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和科协系统负责人出席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治伦等四位国内知名硒研究专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并与论文作者和富硒食品企业代表围绕硒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富硒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与会专家结合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安康富硒产业提出了具体建议。这次会议是安康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交流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力推动了安康富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4年针对公众十分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10月30日,市科协联合安康学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夕,成功举办了“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李佩成等六位专家,应邀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背景下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论文作者,并开展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专家们结合实际,对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特别安康今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这次会议对于推进安康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争取中省政策支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汉江水资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色活动激发思维
学术沙龙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一种小群体科学研究方式,对学科的产生、观点的形成、学派的孕育和人才的培养有着良好的孵化作用。针对安康山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2014年9月17日,市科协联合市林学会成功举办了安康山林经济发展学术沙龙。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鲁周民来安做了题为《安康地区林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分析—以核桃产业为例》的专题讲座。与会专家和论文代表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深入分析研讨了核桃、茶叶、蚕桑、生态旅游、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情况,并就解决当前山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这次活动紧贴实际、研讨充分,为加快全市山林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路径和方向。
小型活动普惠民生
近年来,市科协积极组织市属学会围绕安康市重点学科、基础学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举办了多场次学术讲座和技术培训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市蚕学会成功举办了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24届学术交流及经济技术协作区第21届年会,来自北方11省区的高校、蚕研机构、企业单位共95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蚕桑产业发展大计,5位专家在会上作专题讲座,全市10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会议,为安康市蚕桑发展和产业开发、技术革新起到了重要借鉴和推动作用。市医学会及其各专业分会、市中医学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市护理学会等学会,积极组织省内外专家来安开展学术讲座和技术培训活动,学术交流十分活跃。2013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类讲座58场次,举办市级专题培训班30余场次,有力促进了医护人员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安康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市农作物学会、林学会、老科协等学协会,紧密结合实际,及时组织科技人员下乡进村,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学术讲座和良种良法技术推广活动,积极为基层群众掌握先进适用生产技术提供服务,为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责任编辑:叶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