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汉阴一改往年科技下乡的模式,采取新措施、开辟新途径将科技服务直接和农民对接,常年驻村入户,上门为群众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家住平梁镇蔡家河村的尹宜长是一名直接受益者,他是该镇有名的养蚕大户,往年由于养蚕技术不过关,经常是赔多赚少。今年,县科技局和蚕桑站将他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派驻的技术员帮助尹宜长修缮简陋的蚕室,更新蚕网,使用方格簇养蚕,让他的蚕茧上车率提高到95%,张产平均达到40公斤。今春,老尹养蚕8张,产茧量320公斤,收入6000余元。象这样的大户,在汉阴可不少呢。自入春以来,该县科技局、供销社、蚕桑站在相关养蚕大村抓点示范以及现场培训10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0000余份,赠送桑剪、蚕具2000件,使汉阴的蚕农养蚕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发种量达2.67万张。通过下乡培训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引导群众改进饲料配方、养殖品种、圈舍改造,全县农民大都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
为山区困难群众上门义诊是该县科技服务活动的又一特点。该县县医院和省肿瘤医院医疗专家专门到漩涡镇开展巡回医疗义诊活动,这次义诊310余人次,筛查出肿瘤疾病患者62例,赠送4000余元的药品。县残联请来省“复明一号”医疗队为85例白内障患者做了免费手术。县中医院、妇幼院、疾控中心等部门也不甘落后,纷纷带上医疗器械、药品、宣传资料走村串户。据统计,该县各个医疗单位共为群众义诊10000万余人次,发放 宣传资料20000余份,赠送药品价值50000余元,医疗义诊下乡活动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往年,在农村一年到头看不一场电影、听不到一场戏是常事。在今年,汉阴县委宣传部、广视局、文化艺术中心就地取材、自编自演了象《欢迎你到汉阴来!》、《油菜花儿开》、《娶亲》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和地方小戏,每月下乡汇演一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该县还自发成立了金秋艺术团、西街社区艺术团等民间社团组织,各乡镇文化站也排练了不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作品,乡村文化室、图书室成了群众茶余饭后最爱去的地方。涧池镇花果村还筹资2万元购买了20余件健身器材,每天下午,村民们都要来拉拉腿、扭扭腰消除劳动的疲劳,这里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该县送戏下乡40余场次、电影36场次,一场接一场的文艺活动给乡村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笑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