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106期
(总第116期)
中共安康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9月24日
市公安推出44项便民措施
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市公安局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主动回应社会新期待和群众新要求,制定出台了7类44项便民措施,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7类44项便民措施主要涉及户政服务管理、交通服务管理、消防安全服务、出入境服务、治安服务管理、公安执法服务等内容,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着眼高效服务,进一步压缩业务办理时间。全面实行“一次告知、二次办结”制度,最大限度缩短申办居民身份证、港澳台签注、特种行业许可审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等业务办理时限,对申办民爆物品购买证、运输证及爆破作业证,申请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材料、手续齐全的当场办结,让群众办事更高效。二是着眼便捷服务,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将赴台湾团队旅游和赴港澳定居事务受理,新出厂免检的小型、微型载客汽车注册登记业务,车辆号牌、行驶证、登记证书的换、补业务,汽车驾驶证的换、补、审验业务,科目一考试等业务权限下放到县区公安机关,让群众办事更快捷。三是着眼人性服务,进一步深化便民利民措施。对因紧急情况急需办理居民身份证、港澳台签注的,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办理户政服务;开通港澳台通行证签注特快邮寄服务;增设便民利民交通违法信息处理服务站点;建立县区法律援助中心驻看守所工作站;为信访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服务更人性。四是着眼周到服务,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在全市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推行节假日预约服务;出入境管理部门实行“朝九晚五”制度,提供不间断服务;公开、公平、自主选择汽车类号牌号码;在安康中心城区设立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在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立警务室;利用网站、微博等拓宽消防宣传服务,向社会开放消防队站;实行亲属与在押人员会见电话预约和视频会见,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五是着眼措施落地,进一步强化群众监督。开通“96119”火灾隐患投诉举报电话;设立办理户口投诉举报监督电话;公布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督察部门投诉举报电话;在户籍窗口设立服务评价系统;在全市公安机关门户网站设立局长信箱,广泛接受群众举报监督,全力确保7类44项措施落到实处。
为了确保这些利民措施落实到位,市公安局将通过接受电话投诉,现场督察、专项检查等形式进行监督。对在贯彻落实中打折扣、搞变通,不作为、乱作为的,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坚决兑现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